近日,南信大2013屆畢業生陳志立榮獲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他表示,“我大學四年的學業基本都是在國家、學校資助下完成的,我很感激,也很想把自己從學校學習的知識用到社會需要的地...
連續十年扎根川西高原,以愛之名堅守在基層氣象一線。近日,南信大2013屆畢業生陳志立榮獲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他表示,“我大學四年的學業基本都是在國家、學校資助下完成的,我很感激,也很想把自己從學校學習的知識用到社會需要的地方,做一個有用的氣象人。”
用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找到扎根基層的意義
2013年,陳志立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畢業后,便選擇前往高原工作。“在大學階段,我漸漸了解到投身氣象事業的前輩們的優秀事跡,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也不斷增加,因此畢業時義無反顧地選擇奔赴基層。”陳志立說。
平均海拔4000米,空氣中含氧量低——陳志立工作了十個年頭的金川縣氣象局就在川西高原之上。這里地處橫斷山脈東段,位于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地面海拔2000-4500米。復雜的地勢和氣象環境,讓當地常常遭遇各種各樣的災害。特別是在進入汛期后,位于高山上的檢測設備經常需要維護,金川縣臺站人員少,這讓陳志立與同事們面臨著艱巨而危險的任務。
高山道路險阻,路上常常會遇到山洪泥石流,陳志立面臨的設備維護工作十分危險。剛畢業就到這里的陳志立并沒有因為困難而退縮,“當時在金川縣,災害預報只能依靠經驗,地形的復雜導致報不準是常態,因此百姓常年飽受旱澇之苦。這就需要我們氣象工作者為百姓們提供更準確的天氣預報,讓他們根據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所以無論如何辛苦,我一定會留下來,為民解憂。”
在南信大學有所得、學有所用的陳志立找尋到了自己留在高原的意義,于是他在金川縣一干就是十年。工作辛苦、條件艱苦、日子清苦,這些都沒有阻擋他對氣象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平日里陳志立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生理和心理雙重壓力,跋山涉水、日復一日地開展高原氣象觀測設備的巡檢工作。“它們是氣象人的武器,更是氣象人的伙伴;只有確保它們的正常運行,才能確保氣象服務和保障工作的平穩順利。”
延續大學階段的優秀,業務能力收獲一致肯定
參加工作后的陳志立勤學苦研,業務能力突出,曾連續兩屆獲四川省氣象行業綜合氣象業務職業技能競賽個人全能三等獎,多次在四川省氣象行業內各技能競賽中榮獲第一;更先后作為業務骨干完成了當地氣象局ISOS綜合觀測業務軟件應用與升級、北斗應急通訊系統建設、應急氣象觀測系統建設、金川X波段天氣雷達建設、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建設等氣象服務和氣象保障工作。
陳志立的優秀,可以追溯到大學時期,作為當時的江蘇省優秀班集體——氣科09級8班的一分子,大學時期的陳志立在優良學風和校訓的引導下,不僅品學兼優,也參加了諸多課外活動。“大學時期的感動有很多,最大的感動還是有幸成為8班的一員,這個優秀團體里的每個人都團結奮進。”正是因為良好的班級氛圍和友好的相處模式,班級整體成績始終名列年級前茅,“我們是同學、室友、更是朋友,我們之間的相處一直是我懷念的,也是推崇的。”
陳志立也將這種互相幫助的情誼延續在同事的相處中,高原工作的這些年里,陳志立遇到過許多大大小小的困難,但在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困難都一點一點地被解決。他和同事們一起圓滿完成了金川縣國家站新型自動站建設、鄉鎮區域站建設等多個項目建設。
在2020年主汛期,陳志立在辦公室徹夜研究氣象數據和圖像,基本確定了暴雨的發展態勢后,他當機立斷進行了匯報,最終為全縣提前做好防災準備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正因為這及時的暴雨預警信號,金川縣提前安全轉移群眾1336人,無一人傷亡。“連日值守、熬夜加班都不算什么,及時準確地將暴雨預報出來,為群眾轉移搶到時間,才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說起氣象業務,他不僅沒有連續工作的疲倦,反而充滿了自豪感和滿足感。
十年扎根熱土,助力脫貧攻堅
金川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農業人口占80%,少數民族人口占75%。陳志立主動擔當作為,承擔了當地3戶貧困戶的脫貧幫扶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到牧場、到山間、到村落,主動與老鄉溝通交流,逐人逐戶摸排了解每一戶群眾的實際困難;而他的認真、貼心、負責也被老鄉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慢慢的,信任越來越濃,心與心的距離越走越近。
“只有扎下根來,才能懂得他們”,業務上敢闖敢拼、嚴肅較真的陳志立談起自己的扶貧工作中則多了一份溫柔和深情。老鄉家的水牛因災致死未及時領取補助金、老鄉因為不熟悉報銷流程沒有及時報銷醫療費用……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事情,卻是扶貧工作者需要沉下心來及時解決的問題。“群眾的事情無小事”,本著這樣的工作態度,陳志立主動到相關部門咨詢辦理,幫助老鄉解決實際困難。
除此之外,他主動思考、積極作為,將自己的專業優勢與當地雪梨產業相結合,主持和骨干參與了《金川雪梨氣候品質的初步研究》等6項科研課題,發表了《金川縣氣候條件與雪梨品質的關系研究》等科研論文,以氣象專業知識助力當地經濟發展,被四川省氣象學會授予“第六屆四川省優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2020年,陳志立回到母校,在大氣科學院信仰公開課上面向莘莘大氣學子演講。在演講的最后,他勉勵學弟學妹,“在不同的崗位上不懈地奮斗,踐行氣象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實現自我價值。”
通訊員 丁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