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暑期來臨,做父母的人,常常焦慮:除了周末,爸爸媽媽都上班,孩子一個人在家怎么辦?這中間,固然有對孩子一個人居家獨自生活方面的擔憂,但更重要的,還是對孩子獨自居家自主學習的顧慮。父母應該...
孩子暑期來臨,做父母的人,常常焦慮:除了周末,爸爸媽媽都上班,孩子一個人在家怎么辦?這中間,固然有對孩子一個人居家獨自生活方面的擔憂,但更重要的,還是對孩子獨自居家自主學習的顧慮。父母應該怎么做才能安心呢?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教師彭榮輝表示,家長的這些擔憂和顧慮不無道理,只不過,做父母的人很多事情若是可以做在前面,落實在每一天,那么,即便暑期來臨,面對熊娃,一樣仍可以安心。
彭老師建議,第一,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這是父母養育孩子必須一以貫之的基本準則。俗語說,什么時候做什么事。養育孩子,底線是咱不拔苗助長,但也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假以愛的名義,剝奪孩子成長的機會和權利。正確的教養方式,應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父母要有強烈的意識,不斷創設條件,或是利用現有環境,不斷鍛煉孩子的相關技能,培養孩子相關方面的良好習慣。譬如生活方面,自己起床、疊被、洗漱、倒水、收拾餐具、整理衣物、打掃自己房間。譬如學習方面,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主動自覺完成,懂得這就是自己的工作,務必按時完成,并且必須認真、用心,保質保量。
第二,建立起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秩序。
孩子平時上學辛苦,假期來臨,做父母的人就常常想,每天就睡到自然醒吧。至于學習,做多做少,何時做,怎么做,你自己決定就好。這看似是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看似是尊重孩子,殊不知,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表現,極有可能給孩子埋下隱患。畢竟,孩子還只是孩子。做父母的若不能幫助其建立起基本的秩序,完全任其自由發揮,只怕假以時日,孩子會日漸懶散、懈怠,最后積重難返。當然,也不必細枝末節,樣樣精細。但至少可以和孩子一起經商量后明確每天幾時起床、幾時學習、幾時休閑和幾時讀書等等。秩序是智慧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為秩序,生活和學習的質量才會有良好的保障。
第三,電子產品使用,需要約法三章。
眾所周知,電子產品已經衍生為人類向外延伸的一個身體器官。這方面的使用,做父母的人必須重視,并且必須加以正確疏導。正確疏導的最好法子,當然是做父母的以身作則,自己給孩子做示范做榜樣。只有“上梁”正了,“下梁”才有可能不歪。但即便如此,因為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兼之電子產品的誘惑巨大,孩子仍有可能心心念念。怎么辦?約法三章。可以有,可以玩,但必須遵守相應規則。譬如說,每天只能何時玩,并且一次只能玩多久。如有違反,則可按約剝奪次日玩的機會,或是這一次多玩的時間直接從次一日的有限時間內扣除。怎么控制時間?不妨開動腦筋細思量。譬如,不提供數據線,可憑回家檢查電量百分比來核算時間。
第四,每天早晚關注,督查反饋及時。
做父母的如果都去上班,孩子假期只一人在家,那么做父母的人要多關注孩子居家的狀態。如果有可能,上午、午間和下午,分別通個電話關心一下孩子。電話的意義在于:一是方便及時了解孩子在家的狀態,二是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就在身邊感受到父母的愛。切莫忽視這個舉動的意義,孩子從父母那里感受到的關心和愛護,是他未來應對一切未知的底氣和力量的源泉。至于晚間,對于孩子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必須要有個檢查。檢查有無按計劃完成,檢查執行計劃的態度,檢查執行計劃的質量。孩子表現很好,鼓勵,肯定。孩子表現不好,及時提醒,責令及時補救或是修正,并明確改進的方向。
如此這般,孩子每個日子便過得既從容自在,又豐富充盈。畢竟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反饋。看起來有些瑣碎,但執行起來,并不困難。一者,都是做父母的人平時就在做的事,只不過仍在繼續仍在關注仍在不斷完善;二者,從結果反推過程,以督查反饋引導行為修正,有助于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和自我意識的覺醒。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如果做父母的不想終日雞飛狗跳,那么就不妨做一些改變,從可以努力的地方開始。只要父母足夠努力,不只安心指日可待,事半功倍也將就在眼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