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省鎮中的禮堂很熱鬧。除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之外,還有不時爆發的笑聲——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效果,學校持續推進“家長講師團進校園”活動,得到了家長的廣泛支持和學生的...
最近一段時間,省鎮中的禮堂很熱鬧。除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之外,還有不時爆發的笑聲——為了進一步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效果,學校持續推進“家長講師團進校園”活動,得到了家長的廣泛支持和學生的高度認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合力,畫出了一個教育、引導、激勵同學的完美“同心圓”。
普法教育講座,感受法的魅力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學校是培養法治公民的前沿陣地。
日前,學校邀請學生家長馬宏波律師和同事們,面向高二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以“學習民法典”為主題的互動交流會。馬宏波律師結合高中思政教材,聯系生活實際中的具體案例,就物權、合同和侵權三個方面的內容為同學們作了詳細解釋。
講座結束后,三位律師就同學們的現場提問,一一解答。本次交流會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法治意識,也讓同學們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魅力。
黨史宣講,不負最美年華
“百年風雨故國搖,一大紅船定巨濤。”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讓苦難的華夏改天換地,而今新的時代又賦予了青年學生新的使命。
4月初,學生家長高寶榮警官及同事,面向高二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以“牢記一大歷史,不負最美年華”為主題的講座。高警官引證了大量資料,抽絲剝繭般打開了諸多細節,幽默風趣又科學嚴謹的講述引起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生涯規劃,我的未來我做主
“志之所向,金石為開。”新高考的改革,進一步推動高中生選其所愛,考其所長。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更加凸顯其重要性。
4月上旬,學生家長、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CDP生涯規劃導師沙莎女士,面向高二年級學生開展了一場以“我的未來我做主”為主題的生涯規劃“嘮嗑局”。沙莎老師引導學生先認識自己,然后從什么是生涯規劃、如何看待生涯規劃、怎么獲取專業信息、怎么搞定“合伙人”等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做出屬于自己的職業規劃,并激勵大家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懈努力。
收獲滿滿,并為父親驕傲
馬宏波律師普法教育講座之時,臺下坐著一位“特殊”的聽眾——他的兒子、高二(8)班的馬元祺。
“落座之后,難免為父親感到緊張,還好那顆锃亮的光頭活躍了氣氛。原本少言寡語的父親今天格外健談,整個講座思路清晰、有條不紊。”起初,馬元祺為自己的父親捏了一把汗,但父親的表現卻讓自己敬佩不已,“父親對物權、合同、侵權三個方面的易錯混淆點娓娓道來,從案例分析到法律關系的解讀環環相扣,內容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就連政治老師們也聚精會神。”
“聆聽這次講座不僅僅增長了知識,也加深了我對父親的認識。看著他冷靜的外表,聽著他嚴謹的表達,腦海里不住地想象他在法庭上的唇槍舌劍是何等犀利。我相信這次講座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法律素養,肯定也在許多同學的心中播下了成為律師的種子。”
同樣通過講座對父親敬佩不已的還有高二(3)班的高浡銘,也在臺下聆聽了父親高寶榮的黨史宣講。
“在學習到新知識的同時,讓我感觸頗深的是父親對于歷史研究的嚴謹和重視,為了更好地給同學們講述一大歷史,父親尋找多種史料,多方印證,努力還原出一段最為真實、最為親切的歷史畫面,這種研究的方法與精神,是值得我去借鑒并運用于日常學習中的。”
“聆聽過父親的講座后,身邊的許多同學也都開始了對黨的發展歷史的研究,我要向我的父親表達感謝,他利用自己不多的休息時間,為這次講座做了充分的準備,讓同學們對于歷史學習燃起了更濃烈的興趣。” 高浡銘說。
受益匪淺,家長講師團受到一致好評
家長做講師,進學校講知識,這樣的方式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法律是維護公平社會秩序的基石、是規范人們行為的準則。通過講座,我們不僅與優秀律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豐富了法律知識,更懂得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與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成為一名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高二(10)班的丁燦同學說。
高二(4)班湯棕淇同學覺得,“這次講座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講座,主講人沙莎老師考慮到身為學生的我們壓力山大,所以采用了‘嘮嗑式’演講。大家全程放松且自然,讓我們在奔騰的潮流中得以駐足休息,并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未來。沙老師先為我們做了一個總體的人生規劃,讓我們對自己的未來有大致的了解;接著又舉例說明了最近興起的新興職業,同時列舉了多項我們可報考的專業,讓我們文科生信心倍增。當然,講座的高潮自然是同學們的即興表演,他們演繹了家長與孩子對于未來職業選擇時的矛盾沖突,在放松大家心情的同時,又充滿教育意義。”
高二(10)班的胡郡宸同學同樣受益匪淺:“講座上生動的事例和圖畫,一問一答的互動游戲,悄悄走進我們的內心,不僅讓我們認識到了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更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更開闊世界的窗。我猛然發覺,原來我們將來的道路是這么寬廣,根據自身興趣和能力,未來的生活可以繪制出許多美妙的圖景。曾經朦朧的夢,籠罩著的迷霧漸漸消散,現出一條從腳下開始延伸的路。在這條路上,高考并不是盡頭,生涯規劃的指路牌指引著我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一路上有師長親友相助,我們又怎么會不努力奮斗,用汗水澆灌一路風景呢?”(全媒體記者 張翼 通訊員 陳明珠)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