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獅共舞、朗誦《石榴籽的誓言》、舞蹈串燒《美美與共》……5月21日,“禾香漫絲路·石榴映鐘山”南京農業大學第七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儀式在濱江校區舉行。
龍獅共舞、朗誦《石榴籽的誓言》、舞蹈串燒《美美與共》……5月21日,“禾香漫絲路·石榴映鐘山”南京農業大學第七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暨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啟動儀式在濱江校區舉行。
南京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劉營軍在致辭中表示,南京農業大學近年來創新性打造了“紅石榴+”育人品牌,成立“紅石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團、“紅石榴學生發展工作室”和“紅石榴”社會實踐團隊等體系化的育人平臺,將文化傳承與民族團結融入“立德樹人”的全過程。依托非遺技藝傳習、民族節慶展演、農耕文明體驗等有形載體,系統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專題研討、非遺校園行、民族文化展覽等有感實踐,在各族師生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生動詮釋了“誠樸勤仁”南農精神,有效夯實“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思想根基。
劉營軍指出,活動既是推動各民族師生攜手共進、凝聚團結力量的創新實踐;又是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平臺;更是弘揚絲綢之路文化紐帶、展現中華文化多維一體的生動實踐。“希望全體師生以融促建拓展團結進步路徑、以文培元深挖文化育人內涵、以行踐志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共同譜寫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南農篇章。”
活動現場,各展區以有形載體、有感互動、有效傳承為特色,通過民族服飾、古籍文字、特色美食、農耕器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等模塊,全景式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農耕文明的深度交融。
當天,與會領導與各民族師生代表在講解員引導下,在茶米同炊、歌舞共樂中,以可觸可感的實踐紐帶串聯起“千絲萬縷系同心”的文化認同,生動詮釋“美美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通訊員 夏木夏提·阿曼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