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南京大學在仙林校區舉行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研討會,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出席會議并講話。
11月8日,南京大學在仙林校區舉行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研討會,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出席會議并講話。
文科資深教授、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哲學系教授、東南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廣銀,校黨委副書記薛海林,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研究基地負責人、基地學術委員會成員、基地特約研究員出席會議。校黨委常務副書記楊忠主持會議。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指出,本次研討會旨在發揮基地專家學者的理論影響力、學術創造力,推動全校師生進一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的重大意義,更好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義,帶動全校學習宣傳貫徹活動不斷走向深入。他提出,要加強高水平研究闡釋,推出具有顯示度的南大成果。學校文科教學科研隊伍要積極落實學校“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計劃”,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不斷推出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和研究成果。要形成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科支撐體系,助力加快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要加強高水平決策咨詢,要把加強決策咨詢服務作為學校文科發展重要任務,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突出特色優勢,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積極咨政建言、引導輿論、服務社會。要加強高水平國際傳播,發出具有影響力的南大聲音。
與會專家先后發言,結合自己的研究領域,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對黨的二十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哲學基礎、科學體系、精髓要義、思想方法進行了深入地探討與闡釋。
洪銀興以“建設世界重要人才和創新高地”為題,指出高校及其理論工作者要根據二十大精神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郭廣銀圍繞“全面理解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里程碑意義”,從四個方面展開論述了這一論斷的豐富理論內涵。楊忠深入剖析了“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什么樣的科技創新”等問題,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決定了我國的科技創新要充分發揮第一動力、第一生產力和第一安全保障的作用。
徐興無、唐正東、張紅軍、宋亞輝、劉志彪、高方、孔繁斌、朱鋒、王建華等專家學者也先后發言,就“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的新時代”“中國式現代化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講好中國故事 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共服務理論的思考”“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將在百年新征程中大有作為”等主題展開研討。
會上,譚鐵牛為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頒發聘書。會議同時為74位首批特約研究員頒發聘書。基地副主任、秘書長姜迎春代表基地發布了“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項”課題。
通訊員 佘靜 李凌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攝影 佘治駿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