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龍獅專業的學生憑借著學校龍獅運動在全國的龍頭地位以及學校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平臺,在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組建團隊創新舞龍形態,將“十人一龍”變為“一人一龍”,提出“中華健身...
校園·要聞
01、南京理工大學
該校團隊首創單人可舞的“中華健身龍舞”
南理工龍獅專業的學生憑借著學校龍獅運動在全國的龍頭地位以及學校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平臺,在江蘇省龍獅運動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組建團隊創新舞龍形態,將“十人一龍”變為“一人一龍”,提出“中華健身龍”新方案,通過創新器材、建立動作數據庫和創編配套曲目三步,實現“人人都能舞”目標。
三年時間,團隊帶動12萬中小學生、上百萬人參與龍舞,讓代表中華民族精氣神的龍“人人都能舞,人人都會舞,人人都愛舞”,讓中國舞龍邁向新未來!
02、南京工業大學
舉辦“明發杯”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輔導員專場決賽
近日,南京工業大學舉辦“明發杯”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授課競賽輔導員專場決賽。各位老師在教學內容設計、語言組織、師生互動等環節準備充分、表達流暢,既有音頻、視頻及三維動畫的插入,也有課堂板書、生動提問等環節的融入,展現了一名輔導員應該具備的授課能力和教學水準。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輔導員作為高校青年學生的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要充分把握大學生培根鑄魂的著力點,努力提升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實效性。他希望輔導員們堅持學習為本,加強思政教育內涵式發展;堅持知行合一,推進“思政小課”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堅持愛與服務,成為“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進一步提高授課水平。
03、常州大學
舉辦能源金融學術論壇
近日,常州大學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了能源金融學術論壇。論壇以專家主題報告為主要形式,來自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及常州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從“碳金融的資本監管”和“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經濟新議題”等方面作主題報告,就能源金融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展開探討。
此次論壇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能源論述的重要體現,論壇的舉辦將為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金融支持能源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04、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0月24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全國高等職業院校AI體能團體精英挑戰賽啟動儀式。近六百名學生參加本次活動。
大賽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主辦。參賽學生需完成組委會指定的健身動作,運用AI技術進行打分后完成打卡。活動旨在通過提高參與度和趣味性,培養大學生的日常體能鍛煉習慣。
比賽歷時兩個月,分為周賽、月賽及學期賽,每個周期根據參賽者成績進行排名。各參賽院校的參與度和賽事完成情況將成為評選大學生體育協會“健康校園”稱號的重要依據。
校園·內外
01、南京財經大學
舉辦教職工書畫展
丹青抒懷心向黨,攜手奮進新征程。近日,南京財經大學舉辦了教職工書畫展,旨在以傳統書畫創作的形式謳歌非凡十年,致敬偉大時代。書畫展得到了廣大教職工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參展作品近百幅。作品主題突出、形式新穎、風格各異。書法作品隸、篆、行、楷、草種類齊全,雋秀飄逸;繪畫作品寫實會意,感染力強。廣大教職工將家國情懷凝于筆端,將信仰初心寄于丹青,用飽蘸深情的筆墨禮贊新時代,描繪新征程。
02、南京郵電大學
舉辦“心靈驛站,‘郵’你‘政’好”社團活動
為引導學生關注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自助、互助的能力,營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的校園氛圍,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于近日組織學院所有心協成員及2022級心理委員參加了“心靈驛站,‘郵’你‘政’好”社團活動。
此次活動的成功開展,一方面給予同學們交流互動的機會,加深彼此的感情,有效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另一方面,引導同學們深入思考心理健康與集體的關系,在互幫互助中深刻理解“心靈驛站,‘郵’你‘政’好”這一主題。
03、南京中醫藥大學
啟動“趣識本草,躬耕杏林”勞動實踐活動
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趣識本草,躬耕杏林”勞動實踐活動正式啟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從課堂來到戶外,識草辨藥、除草躬耕,體驗勞動實踐的快樂。本次活動以具有南中醫特色的勞動教育形式引領學生提升專業熱愛、踐行勞模精神,讓勞動教育在南中醫校園里蔚然成風。
04、江蘇大學
舉辦第三屆計算機文化節
近日,江蘇大學舉辦第三屆計算機文化節,聚焦學生科研創新需求,開展了線上專家講座、優秀學子經驗分享、現場互動展示等活動。
在活動現場,“我與算法有個約” “趣味知識套圈” “數字精英嘉年華”等集專業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項目,以及智能機器人、機械手、無人機等多項與現代科技的奇妙互動,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成果,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專業思維、提高專業認識、掌握專業技能,助力他們成長成才。
05、南京工程學院
“雙創大講堂”專題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為進一步推動雙創教育改革提質增效,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活力,10月25日,南京工程學院“雙創大講堂”邀請到省環保產業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以“系統的創新創業能力與行穩致遠的發展之路”為主題,為師生帶來新學期首場講座。活動以線下與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1000余位同學共同參會并就講座主題展開互動交流。
作為學校持續六年著力打造的重要品牌雙創活動之一,“雙創大講堂”是以弘揚“知行統一、創業創新”校園精神為目標,努力營造校園創新創業氛圍,著力構建大學生激活潛力、提升能力的共享空間、精神家園,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深化的前沿陣地。
06、揚州大學
舉辦中醫體驗日
10月26日,揚州大學醫學院中西醫臨床學系開展第三屆中醫體驗日“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國粹精髓”活動。通過活動,醫針灸科、中醫內科、中醫婦科等專家老師們“零距離”為師生們進行義診。讓廣大學生認識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體會中醫藥與現代生活的融合。尋名師問診,體針灸推拿;品古法藥茶,嘗百草精華。中藥香囊,耳穴埋豆,與中醫人一起感受中醫藥的魅力。
07、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舉辦“一封家書”活動
近日,蘇州經貿學院舉辦“一封家書,見字如晤”主題教育活動,鼓勵每一位同學為遠方的親人寫一封家書。
活動共收到2000余封學生家書稿件,同學們通過寫一封家書的方式,講訴自己在校的學習近況、校園生活、成長感悟,用信箋傳遞思念與問候,表達感恩與祝福。一封封家書,一份份真情,同學們把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在信里,感恩父母情,立下成人志。最終,學院收錄了100篇優秀家書及家長回信匯編成冊,并舉辦授書儀式發放給學生。這是學院近幾年“學會愛”主題教育的重要部分,旨在引導學生發掘內心深處的情感,通過書信向家人表達感恩之心,堅定家庭責任感。
08、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開展“共建文明城市”社區特色文化墻繪制活動
近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學院"筆尖下的美麗鄉村"實踐團志愿者們走進句容市崇明社區,開展“共建文明城市”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對墻繪進行前期設計、反復修改、現場比對、最終定稿,繪制了一面面社區特色文化墻,用手中的畫筆和辛勤的汗水為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09、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舉辦體育文化周,學子運動致青春
近日,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大學生體育文化周活動。學子們積極響應,踴躍參加,以運動致青春,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蓬勃朝氣和奮進力量。
各二級學院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在籃球賽、足球賽中,隊員們全力以赴、默契配合;在袋鼠跳、拔河大賽中,學子們互相鼓勵、各展風采。學校還組織了羽毛球“灌籃”、地宮一線牽等趣味運動,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釋放心理壓力,培養團結合作、共擔風險的能力,展現出新時代大學生陽光健康、熱愛生活的良好精神風貌。
10、各高校
舉辦第十五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
1、10月24日,淮陰師范學院“生涯逐夢 職贏未來”第十五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在圖書館舉行。參賽選手從自我認知、職業認知、職業路徑發展、行動策略制定、規劃評估與調整五個方面進行闡述,以參賽選手職業目標選擇的科學性、職業生涯規劃的合理性、職業目標實施的可行性為主要評分依據。
大賽旨在以賽促學、以賽督思、以賽踐行,設計規劃個人的職業路徑,幫助同學們樹立人生目標、挖掘自我潛能、擴大發展空間,促進職業認知與發展,助力大學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2、近日,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舉行第十五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暨“‘武進人才杯’江蘇省第十七屆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校內選拔賽決賽。
學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至今已連續舉辦十五屆,旨在進一步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和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著力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創業,有助于引導大學生科學合理規劃自身職業生涯,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成才觀,促進大學生充分和高質量就業,為培養新時代復合型人才貢獻力量。
11、鹽城工學院
在第六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兩項賽事中獲得佳績
近日,第六屆全國高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大學生模型設計競賽和全國高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圓滿舉行。由鹽城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教師指導,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三位同學組成的鹽城工學院代表隊以全國第5名的優異成績榮獲全國一等獎。該校教師在講課大賽中分獲全國一等獎和二等獎。
來源:各學校來稿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