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鶴濤小學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學校的校名是以革命烈士單鶴濤的名字命名的,而且校園之中還矗立著一座革命英烈紀念碑。每年的清明節期間,學校都會開展“緬懷先烈”系列活動。
南通市鶴濤小學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學校的校名是以革命烈士單鶴濤的名字命名的,而且校園之中還矗立著一座革命英烈紀念碑。每年的清明節期間,學校都會開展“緬懷先烈”系列活動。
今年,學校少先隊大隊部組織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爭當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活動。同學們都知道,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離不開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幾十年過去了,先烈已逝,這些烈士的后代怎么樣了?他們都在哪里?
為此,鶴濤小學近日開展了“尋訪先烈親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活動,由學校工會主席劉衛兵、教科室主任何建、關工委副主任胡志標帶領部分學生代表,來到單鶴濤烈士的家屬家中進行尋訪。
單鶴濤烈士的兒子、兒媳熱情接待了老師、同學們。兩位老人雖然已經八十多歲了,可依然精神健碩,思維清晰。聽說我們尋訪的目的后,單志云老人滔滔不絕地向大家講起了他父親單鶴濤的英雄事跡。
單鶴濤烈士出生于1917年,早年畢業于師范學校,畢業后,他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從就職的公司辭職回到鄉下,在張家橋附近開辦了私塾學校,并以私塾老師的身份開展了艱苦的革命工作。1944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賣,單鶴濤烈士被日本鬼子殺害,而他唯一的兒子單志云才6歲……
解放后,為了紀念單鶴濤烈士,幸福鄉曾改名為鶴濤鄉,陳家榨小學也改名為鶴濤小學。
兩位老人還勉勵孩子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繼承先烈的遺志,刻苦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孩子們邊聽邊記錄,也不時地向兩位老人提出問題,聽到兩位老人的介紹后,老師和同學們都深受教育,感慨萬千,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確實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像單鶴濤一樣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我們更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幾個孩子也認識到,要想不受其它國家的欺負,自己首先要強大起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