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各級招考機構、各考點學校大力弘揚“研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切實做好研考各項工作,助力我省28...
題記:2024年研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時代的首次研考。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今年的研考工作。教育部明確提出“三無三穩三確保”的總目標。我省考生數量和招生單位接受考生報考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各地、各部門、各級招考機構、各考點學校大力弘揚“研考精神”,堅持人民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切實做好研考各項工作,助力我省28萬研考學子奔赴夢想!
特約供稿:趙啟瑞
12月23日上午,全省28.1萬考生順利走進考場,137個考點,9735個考場秩序井然。
研考是國家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專門途徑,關系廣大考生切身利益,關系教育公平,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龐大復雜、責任重大且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為確保實現“三無三穩三確保”工作目標,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多次進行研究部署。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省委宣傳部張愛軍部長就研考工作作出專門批示,提出明確要求。趙巖副省長多次親自部署研考工作,并于開考首日到省國家教育考試指揮中心現場指揮、線上調度巡查,到河海大學實地查看考試組織情況。省教育廳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多次主持召開全省研考工作會議,壓緊壓實各方責任,細化各項工作舉措。全省各級招考機構、各考點院校認真總結2023年特殊形勢下研考組織經驗,秉承和發揚“人民至上、以生為本”的奉獻精神,“聞令而動、忠誠擔當”的戰斗精神,“善于創新、敢于勝利”的革新精神,“嚴謹規范、精益求精”的科學精神,“守望相助、休戚與共”的團結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研考組織工作。全省宣傳、網信、工信、公安、衛生健康、應急、市場監管、保密、氣象、武警、通信管理、電力等部門和單位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同為研考組織工作保駕護航。
強化保密管理
確保試卷安全“萬無一失”
特約供稿:趙啟瑞
試卷安全保密是研考組織工作的“生命線”。
全省招考戰線堅持底線思維,切實強化安全保密工作舉措。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考前召開考試安全工作會議和考務培訓會議,與各地各校簽訂考試安全責任狀,開展安全保密警示教育和全流程考務培訓,組織各招生單位開展自命題專項自查。考前,省教育考試院成立7個督查組,對全省13個設區市、38個報考點進行全覆蓋安全督查,進一步嚴密防范舉措,確保試題試卷絕對安全。
試卷安全保密工作要求高、環節多、鏈條長,各地各校頻出實招。
各地、各校行動
各地、各校持續完善保密管理制度,細化涉密人員、監考人員工作職責,建立試卷流轉臺賬記錄制度和多人相互監督機制,實現試卷轉運過程和保管過程監控全覆蓋、無死角、無盲點,切實織牢安全保密網。
連云港市教育考試院制定試卷安全保密網格化管理辦法,將試答卷流轉過程細化為運送、保管、分發等19個環節,并逐一落實責任人,讓安全保密管理更精細、更精準。
連云港市教育考試院供圖
徐州、鎮江、常州等市教育考試院從自命題試卷進入保密室就安排公安、考務四人值班組24小時值守,嚴格落實6小時回放制度。
常州市教育考試院供圖
徐州市教育考試院供圖
鹽城市教育考試院、宿遷市教育考試中心等抽調政治可靠、業務熟練的縣區招辦人員參與自命題試卷分揀工作。
落實“五位一體”
嚴密防范手機作弊行為
無錫市教育考試院供圖
防范手機等高科技作弊是“平安研考”的重要保障,也是今年研考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省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統籌推進研考標準化考點防作弊功能升級改造,構建“多位一體”立體防護網,確保“智能安檢門”全配備、無線電5G信號屏蔽全覆蓋、手機集中管理全覆蓋。會同省有關部門聯防聯控、齊抓共管,開展考試環境綜合治理。省教育考試院通過考前督查、網上巡查、考場巡查、監控視頻回放、暢通舉報電話、紀檢嵌入式監督等舉措,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淮安市教育考試院供圖
防范高科技作弊、保障考試公平必須慎之又慎、細而又細,各地各校因地、因校制宜,落細落實工作要求。
各地、各校行動
各地各校均足額配備智能安檢門,細化檢測方案,統籌檢測精度和入場速度,為安檢門增設踏板,確保檢測全方位、無死角,多校研招負責人還專門在自考、成考期間到考點觀摩學習智能安檢門使用經驗。因地制宜制定手機集中管理辦法,在手機管理區域配備防雨防雪設施,全程視頻監控錄像,多渠道開展誠信教育,確保手機存取“有秩序”“不擁堵”“高效率”“不拿錯”“保安全”。
為確保考試順暢有序,各地各考點認真開展考前模擬演練,考試當天在考點入口處設置路引標識牌、公告欄、人工引導、校園廣播、志愿者服務等方式加強引導。
揚州教育考試院供圖
南京大學采購第三方服務統一對考生手機進行存取管理,鎮江市等地購置人臉識別手機存儲柜,幫助考生快速、安全存取手機。
鹽城工學院通過學校學工在線平臺加強對考生的考風考紀和誠信教育。
河海大學供圖
堅持預案先行
積極應對低溫冰凍天氣
特約供稿:劉建華
氣溫驟降、寒潮天氣是2024年研考組織工作的一大變數,但實現平安研考的信念,讓我們在“變”中看到“不變”的力量。
省教育廳會同公安、交通、衛生健康、應急、氣象、電力等部門和單位,成立研考期間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省教育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職能處室主要負責人任成員,建立集體研判、科學決策、快速響應、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研制《2024年江蘇省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期間低溫雨雪冰凍天氣應急處置預案》,會同省氣象局發布研考期間天氣情況,指導各地各校加強信息溝通,明確工作職責,細化應對舉措,盡最大可能減少不良天氣對考生的不利影響。
面對低溫冰凍天氣,各地各校各顯神通,以“暖”的舉措化解“寒”的來襲。
各地、各校行動
在備考階段,全省各高校開放“一站式”學生社區、師生綜合休息室等場所供考生備考,免費提供暖心茶點、驅寒姜糖水,為研考學子發放暖身貼、暖寶寶、口罩等“愛心御寒禮包”,幫助考生抵御嚴寒、溫暖備考。
考試中,各地各校開放體育館、報告廳、食堂等場所,供考生避寒、休息,免費提供姜茶、熱水,所有考場在考前打開空調,確保考場內溫度適宜,為考生參加考試提供溫馨、溫暖環境。
連云港市教育考試院優化進場管理,對智能安檢門加裝“防寒罩”,確保儀器正常運轉。
揚州教育考試院在考前組織所有考點進行空調檢修調試,確保考試期間正常使用。
堅持以生為本
提供溫馨暖心考試服務
特約供稿:蘇陽
用暖心服務的“力度”體現考試組織的“溫度”。
我省秉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理念,想考生所想、答考生所疑、解考生所憂,在信息服務、衣食住行、心理疏導、為特殊考生提供合理便利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為考生營造和諧、溫馨、便利的考試環境。
各地各校從細節入手,傳遞溫暖,為考生編織起一張安心應考的大網。
各地、各校行動
各級招考機構、各高校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宣傳今年研究生考試的最新要求,開展政策解讀,發布考場規則、應試須知等溫馨提醒,做考生研考路上溫暖的陪伴者和貼心的服務者。各高校面向研考生開放校園食堂,倡導校內非研考生錯峰就餐,優先保障考生用餐。
南通市教育考試院等指導各考點為考生安排休息室,免費提供姜湯。
南京大學微信公眾號發布考點手機存放及安檢流程指導視頻,幫助考生提前了解入場流程。江蘇師范大學開發在線考點考場查詢系統,考生可隨時隨地查詢所在考場信息。
南京林業大學舉辦“為考研加油音樂快閃活動”,以充滿正能量的音樂作品為考生加油助力。江蘇理工學院組織考研學生慰問座談會、考研心理團輔等活動,幫助考研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緩解備考焦慮。
中國礦業大學在各考區配置了一定數量的移動廁所,讓考生“方便”更方便。常州大學為特殊考生提供校內“愛心接駁車”。江蘇理工學院調度近30輛“愛心送考車”,集中護送考研學子抵達考場。
江蘇理工學院供圖
南京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為6名殘疾考生開辟綠色通道,設立單獨考場,提供專人助考服務,幫助考生順利應考。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為兩位視障考生提供一對一護考服務。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為孕婦考生提供專用通道。蘇州市教育考試院為一名肌無力患者考生定制“一個人的考場”,配備專門的攝像頭,考場視頻監控同步聯網,安排兩位資深招考工作人員監考,確保考試公平公正。
江蘇理工學院供圖
尾聲:寄語研考學子
特約供稿:趙啟瑞
我們深知每一個考研人都曾風雨兼程,很多人為了這場大考備戰了一年,甚至更久。我們深知三年疫情磨礪,大家的學習生涯也都有過曲折、經歷過波瀾。我們也深知面對人生大考的學子們此刻除了緊張感,也有更為復雜的情緒。
面對未知和不確定,沒什么比相信更能給人確定的力量!所以,此刻請你們選擇相信,相信我們為這場考試做了精心的準備,我們正竭盡全力維護考試的科學、公平、有序,為每個夢想保駕護航。
祝愿每一位研考學子,心底有溫度、筆下有力量、眼中有山海,在波瀾壯闊的人生征程上,鐫刻下自己的堅實足跡,收獲屬于自己、也屬于時代的精彩!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