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強基學習是從獨立摸索起步的。那時,我泡在圖書館,廣泛閱讀通論性質的著作,初步認識古文字學的整體面貌和分支學科;其后又學會了熟練瀏覽學術網站、閱讀某一領域的研究綜述、回顧知名學者訪談等方...
【一線講述】
作者:趙鑫鵬(中國人民大學2021級“強基計劃”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學生)
我從小讀書比較雜,詩詞、小說、史書、地圖、字典、藥方,只要看著有趣,就統統拿來讀一遍。父母也很支持,常常陪我在書店逛上一整天。正是這種無拘無束的閱讀體驗,使我對語言文字產生了興趣。于是在四年前,我報考了“強基計劃”,走進了中國人民大學。
我發現,強基班制定的培養方案不管多么詳盡,也很難將每位同學的情況考慮周全,需要我們主動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我的強基學習是從獨立摸索起步的。那時,我泡在圖書館,廣泛閱讀通論性質的著作,初步認識古文字學的整體面貌和分支學科;其后又學會了熟練瀏覽學術網站、閱讀某一領域的研究綜述、回顧知名學者訪談等方法。
嚴格來說,我有兩位導師,一位是學院配備的新生成長導師,還有一位是畢業論文指導老師。剛入學時,多虧了這些老師的引導與鼓勵,我才能安心讀書和學習。新生成長導師時常與我聯系,關心我是否適應大學生活,詢問我學業方面有哪些困難。遇到難以理解的理論問題,我向她請教,她很快便會回復幾大段文字,將與之相關的研究進展一一介紹,條分縷析,語句嚴謹。有時,她還會舉出類似的實際案例,引導我自己分析和思考。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所教課程幾乎覆蓋了我的全部本科時光。他授課從容、幽默、思維縝密,總能用清晰的邏輯框架串聯起豐富的材料,既介紹學術史上的重要成果,又同我們探討古文字領域的前沿問題。
學古文字有什么用?“強基計劃”能否真正培養出古文字人才?這些年,我總能聽到這些質疑聲。“強基計劃”服務于國家戰略需要,其創辦目的本就是為基礎學科發展輸送人才。從個人層面來看,古文字學是一門相當強調學科交叉的學科,研究古文字很能鍛煉人的邏輯推理能力,這種能力在當代社會是極為重要的。研究古文字的意義未必“立等可見”,但這一過程對我的塑造與鍛煉很可貴。
實話說,與普通本科班相比,強基班的競爭壓力相對小一些,但這并不意味著進入強基班就可以放松下來。今年是我本科的第四年,也是“強基計劃”的本研銜接階段。若通過轉段考核,就可以提前修讀碩士階段課程。在未來的學業生涯中,我將努力做到“既專且博”,成長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
《光明日報》(2025年05月27日 13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