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的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方式更加多元,但閱讀的時間卻在減少。
【閱讀伴成長·作家談】
編者按: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青少年的閱讀資源更加豐富,閱讀方式更加多元,但閱讀的時間卻在減少。
“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特別邀請5位作家聚焦“讀書與成長”,一起聊聊他們的讀書故事和對新時代青少年如何讀書的思考,共同感受到文字和閱讀的力量。
意千重,“80后”網絡文學白金作家,茅盾新人獎·網絡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國色芳華》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讓人們領略了大唐的風華絕代和牡丹文化的博大精深。
意千重在云南大山深處長大,自幼受到家庭愛讀書氛圍的浸潤,看的書雜且多。她說,這些書匯流成河,最終在一個合適的契機噴發成了她筆下的故事。
意千重在北大與學子互動交流
大山深處的文學啟蒙
意千重的家在云南昭通鎮雄縣,是個大山里的小縣城。她沒上過幼兒園,啟蒙教育是由家庭完成的,父親和外公的書架就是她的啟蒙課堂。
“爸爸很愛讀書,家里藏著很多通史演義和農技書籍,外公家里也藏有四大名著和諸多明清小說,甚至還有小人書。這種愛讀書的氛圍深深地浸潤了我。”意千重回憶。
幼時的意千重就已經很愛閱讀了。書籍豐富了她的童年,也在她的心中埋下一顆文學創作的種子。
那會兒,她最喜歡的是《隋唐演義》《紅樓夢》《西游記》,其中的原因頗有些好笑。“一是我姓程,《隋唐演義》里的程咬金有勇有謀,十分具有傳奇性,幼小的我自認為是他的后代;二是我屬猴,覺著孫悟空就該是我學習的榜樣啊!《紅樓夢》的字書之外配了一套精致的小人書,極大地滿足了我對古人生活的好奇心。”意千重解釋道。
海量閱讀蓄勢文學創作
到了青少年時光,意千重又喜歡上了《飄》。在她看來,女人就應該有磅礴無畏的生命力,只遺憾斯嘉麗還是不夠清醒。當然,皮皮魯和魯西西的故事、地理雜志什么的她也看。
“我看的書雜且多,它們匯流成河,最終在一個合適的契機噴發成了我筆下的故事。”意千重道出閱讀積蓄的力量。
2009年,意千重在工作之余開始網絡文學創作。在2011年創作《國色芳華》時,為將牡丹花的品類種植知識、唐代的風俗習慣自然地融入故事,她不僅查閱了大量的古籍文獻,更深入實地觀察學習制香等非遺技藝。
意千重用一部部網文作品,讓人們領略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有些人盲目追求外國文化,其實我們的文化就挺好,我們要有文化自信。”意千重表示,希望用自己的筆墨保護和宣揚中國非遺,讓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給文學追夢者的建議
近日,意千重攜《國色芳華》走進北京大學、江蘇南通理工大學等高校分享創作故事。在與青年學子的交流中,她深深感受著大家對閱讀和寫作的熱愛。其間,她在北大還意外遇到了一位從高中起就一直讀她網文的北大研一學生、小紅書博主KK。當天,意千重在朋友圈轉發了KK的視頻并配文:“沒耽擱你考北大,真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她鼓勵青年學子要具備一技之長,掌握自己的命運,坦然去面對坎坷。對于懷揣文學夢想的年輕人,意千重給出建議:“想寫就寫,任何時候都不晚,但在該認真學習的年齡,還應該以學業為主。”
意千重結合個人經驗談道,剛開始創作的時候,不要輕易全職寫作,該上班就上班。學習性和社會性,可以幫助作家更好地維持身心健康,也能讓創作道路走得更長遠。另外就是,每個人的長處不同,花期也不同,開心最重要。
(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