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人:張仲琴(南通市局直學科帶頭人、南通市第一初級中學社會學科組長)
穩中出新
2018年中考歷史試卷保持了近幾年我市中考歷史試題的風格,試卷圖文并茂,賞心悅目,堅持考查主干知識。如主觀題考查的馬克思主義與近現代中國、美蘇冷戰對峙的兩極格局,都是考生熟悉度高的學科重點。試題涉及抗日戰爭時期南通軍民反清鄉斗爭,也體現了南通卷一貫重視鄉土歷史的考查。全卷簡潔中有內涵,平實中有智慧,但穩定中有創新。新材料新情境的選擇題考查充分,主觀題的開放性、活動性強,整張試卷的靈活度高,但試題也考慮到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做到新而不難,活而不難。
素養導向
今年的歷史中考試題力戒死記硬背的傾向,考查學生歷史素養的導向明確。試題對引導學生歷史時空觀念的養成比比皆是,如二十年社會主義艱辛探索中的成就選擇和古代東西方主要商路的地圖示意等。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在試題中表現突出,如通過《馬可·波羅行記》記載佐證元朝商品經濟的發展。冷戰起源問題的探究,更意在培育學生形成重證據的歷史意識。結合紀念郵票發行的時代主題撰寫宣傳標語,據大事年表歸納二戰后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 使“背多分”不再管用,以考促改的意味很濃。
以史育人
試題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體現歷史學科的育人功能。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體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領導全民族抗戰、國有企業改革等,突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的決定作用。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英國工業革命則有助于拓展國際視野,增強國際意識的培養。主觀題以紀念李大釗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100周年為命題切入點,考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大眾化的歷程,堅定學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教育。二戰后美蘇兩極格局演變的考查,隱含反思當前國際關系中存在的冷戰思維。試題有較強的時代感和學科性,再次彰顯我市中考命題的亮點。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