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技術專業服務于“美麗中國”國家戰略,是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江蘇省首批高水平專業群核心專業、江蘇省高水平骨干專業。專任教師20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
專業積淀深厚,師資力量雄厚
環境工程技術專業服務于“美麗中國”國家戰略,是教育部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中央財政支持專業、江蘇省首批高水平專業群核心專業、江蘇省高水平骨干專業。專任教師20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學位7人。全國生態環境行指委委員1人,省種植養殖業安全環境技術及裝備等科技創新團隊2個,省資源環境“雙師型”名師工作室、教師培訓基地各1個,江蘇省“333”人才2人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和優秀青年骨干教師7人次。
產教融合深入,技術服務出色
牽頭成立全國資源環境與地理信息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國土資源與地理信息省示范職教集團;江蘇省揚州環境監測中心整建制入駐校園,共建產業學院,共享設備近1億元。擁有國家級實訓平臺1個,省級實訓平臺2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技術服務圍繞南水北調東線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成農業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工程研發中心等省級以上平臺4個。近幾年完成生態環境部衛星數據解譯等橫向課題近100項,到賬經費近1000萬元。
人才培養優質,就業前景廣闊
環境工程技術專業連續多年先后與南京曉莊學院和徐州工程工程學院開展3+2聯合培養項目,轉本率考研率高,2017級首屆3+2班34人,薛泓坤等9人被東南大學等高校錄取為研究生。畢業生就業質量高,就業率達99%,用人單位評價“適配性強、發展后勁足”。涌現出廈門大學博士周齊家、省科學技術獲獎者毛偉等為代表的一批人才。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水、空氣、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環境工程技術在污染治理中不可或缺,專業人才需求持續上升。就業主要面向長三角地區節能環保產業,可從事環境監測、環境咨詢、環境污染治理等工作,職業選擇豐富,有環境工程師、環保顧問、項目經理等多種崗位。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