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了,東北地區也迎來第一場大雪,看著北方網友們分享的雪景,南方同學也是羨慕不已,而且有不少學校和單位都獲得了一天雪休。但哈爾濱的大學生可就悲催了,上學場面堪比南極科考隊,不...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了,東北地區也迎來第一場大雪,看著北方網友們分享的雪景,南方同學也是羨慕不已,而且有不少學校和單位都獲得了一天雪休。
但哈爾濱的大學生可就悲催了,上學場面堪比南極科考隊,不僅沒放假,還要按時去上早八,這種上學名場面,估計只有東北有吧。
哈爾濱大學生直接變南極科考隊,上學名場面出現,震驚南方同學
大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后還是很悲催的,在大學之前,學生上學有的還需要家長接送,遇到極惡劣天氣的時候,老師不好來學校,學生也不好來,所以有時候會得到停課一天的通知。
但是大學生不一樣,都已經是成年人了,而且上課都在學校里,既不遠也不會堵車,而且老師想要調課也非常麻煩,所以不論什么天氣,大家都要克服,依舊跑去上課。
南方同學面臨的可能是突如其來的暴雨,而東北同學面臨的則是停不下來的暴風雪。哈爾濱學生上課的場面,也是震驚諸多南方同學。
東北的這場雪洋洋灑灑的下了一天,夾雜著化掉的雪,路面變得非常滑,根本不敢大步的走。同學們在走臺階的時候都要扶著旁邊的把手,不然一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本身“絲滑”的路面就給學生上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伴隨著冰雪而來的大風也來湊熱鬧,學生本來就站不穩,再加上大風,往前走一步就被吹回來三步,還有直接吹倒的。
女同學小心翼翼的互相攙扶著走,好像集體被流放“寧古塔”,而有的男同學根本絲毫不畏懼風雪,順著風的方向一路劃著就到了教室,直接變身“羽生結弦”。
這樣的場面也是讓南方來的學生們萬分震驚,本以為下雪是溫溫柔柔的,非常浪漫的場景,沒想到竟然如此豪放,也算是生活的一種新體驗了。這樣的南北差異,也還是一小部分而已。
南北差異巨大,大學生要逐漸適應,開弓沒有回頭箭
在學生們高考結束后報考的時候,很多同學和家長都會對報考的地區進行一番爭辯,由于學生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城市,接受家長和老師的管教,所以對外面的世界會很向往,想要逃離。
在報考的時候可能會更傾向于報考離家比較遠的地區,一來是想要到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就是想離家遠一點,脫離家長的控制。
但學生們經常會高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同時也低估了南北之間的巨大差異。就比如北方這樣干燥并且寒冷的天氣,南方同學都會覺得有些適應不了。
北方同學同樣也會難以接受南方的飯菜和口音,變得非常想家。而且南北方人的思想和做事方式都大不相同,就算同學們畢業后想要在此扎根,想要被當地接受也不容易。
而且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后,回家的機會就更少了,如果考得太遠,逢年過節買車票都是很大的問題,光是在路上就會耽誤很長時間,得不償失。
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的時候,一定不要意氣用事,要想好自己未來究竟要如何發展,也不要高估自己的適應能力,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謹慎思考后,再做決定。
報考是門學問,學生不要沖動,三思而后行
都說三分考七分報,學生參加完高考之后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想要未來能夠發展的更好,學校的選擇就千萬不能馬虎。一般情況下,報考的時候都會先按照地區來縮小范圍。
有的同學想要留在本地發展,就可以考慮省內比較不錯的學校,而有的同學想要去外地發展,就要好好的思考一番了。并不是所有同學都適合到外地發展的。
比如有的同學自己家本身就在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的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那就根本沒有遠走的必要,多少學生都想著辦法的往這里來,學生在本地反而會得到更多優勢。
但是如果學生的家庭位置比較偏遠,經濟發展水平不滿足自己的期待,那就可以選擇到大城市發展,大學四年多熟悉熟悉,爭取畢業后能夠留在當地發展。
而且同學們還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報考,自己適應能力差,家庭需要自己的幫助,就不太適合遠走,如果家庭情況還算不錯,學生也有信心去適應不會抱怨,再選擇遠走。
今日話題:南方同學能適應這種天氣嗎?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