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服貿會是參與高校最多的一屆。
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已于9月6日落幕,但對于陳子玥、李錚、張睿、楊思齊而言,在服貿會當志愿者的經歷將成為他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記憶。
9月6日下午5點左右,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收拾好東西,穿著象征志愿者身份的“小白衫”與身邊共同奮戰了5天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隨后摘下志愿者工牌,走出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這也意味著他們為期5天的服貿會志愿工作正式結束。
據悉,本次服貿會共有1600名首都志愿者。他們大多來自首都各個高校,平均年齡22歲,“00后”成為絕對主力。志愿者們洋溢著青春的微笑,為國內外嘉賓提供人員引導、信息咨詢、語言服務、文明宣傳、應急救助、文化傳播等88個服務崗位服務。
志愿者們結束志愿服務,合影留念。受訪者供圖
制作共享文檔幫助觀眾解決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大四學生陳子玥服務的崗位在國家會議中心一樓咨詢臺。每天早上8點上崗,下午6點下崗,為來看展的觀眾提供咨詢服務。
第一天上崗,陳子玥就遇到了困難。雖然在上崗前接受了培訓,但是許多觀眾前來咨詢的問題非常細節。最開始,陳子玥只能一點點檢索地圖,或者向負責的老師詢問。
為了能迅速熟悉適應,陳子玥想到了建立共享文檔的辦法。“志愿者們分散在各個點位的不同崗位上,但是遇到的很多問題是相通的,使用共享文檔,大家都能熟悉。”陳子玥馬上行動起來,建立了共享文檔,并在一個40多人的志愿者群里分享了文檔。志愿者們共同編輯、分享遇到的疑難問題,迅速提高了對于場館的了解。
首都師范大學學生李錚的服務崗位在位于國家會議中心東門外的證件服務處,為一些遺失或忘帶證件的人提供補辦服務,也為一些不會操作預約的人提供幫助。
補辦證件沒有想象的簡單。證件的辦理需要經過系統嚴格審核,制作一個證件大概需要2個小時。有的時候李錚也會遇到一些著急的人抱怨:“怎么還沒補好,能不能通融通融讓我進去。”
“這時就需要志愿者拿出熱情,微笑服務。首先向別人解釋這是原則問題,志愿者得遵守組委會的規定,不能帶人進去。然后在可以的條件下盡量提供幫助,比如多跟進審核進度,及時告知;在制證的時候請他們到休息區坐著,準備一些飲水,和他們聊聊天,緩解焦慮。”李錚介紹。
志愿者在首鋼園為外國嘉賓指路。受訪者供圖
來自北京郵電大學的志愿者楊思齊,在服貿會舉辦期間值守在國家會議中心新聞中心一層的入口,負責引導有證件的媒體進入工作區。“看到很多媒體記者每天扛著很重的設備進出,即使新聞中心要下班了也還在工作,認識到了這個行業的辛苦。”楊思齊說道。
北京工商大學學生張睿的志愿崗位是首鋼園的接駁崗,負責貴賓接待與跟車、團體接待和散客指引。“我們組的所有人每天除了吃飯和集合,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室外。幾天下來對周邊公交、地鐵站以及各酒店的位置爛熟于心。”
5天志愿服務感受到集體的力量
長見識、豐富志愿經歷是李錚報名參加志愿者的初衷。五天的志愿服務下來,他也真切地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
9月4日,天氣悶熱,李錚在制證處接待了一個滿頭大汗,從入口方向匆匆趕來的老人。他語氣急切地表示自己預約的是前一天的門票,咨詢今天能不能進。“我們其實也很理解,老年人可能不太會操作手機,看錯了。就趕緊安慰他,同時也說明系統審核確實無法放行,人工也沒有辦法通融。”李錚把老人請到了空調屋里,并遞上了水和吃的,用熱情和微笑平復他的心情。
“您6號有沒有時間,我們能約到6號的票,如果有時間就幫您約上。”因為預約要提前48小時,李錚為老人提供了解決辦法,并手把手地幫他一步步完成了預約。
“有你們陪著我,我心里真是感覺挺溫暖的。”老人對李錚說道。
“這一刻感覺做志愿服務特別有意義,真的有人在我的幫助下感受到了溫暖,從中受益。”李錚告訴記者,“挺多老人想來看看國家發展的成就,但是不太會操作預約,這部分人群是我們服務的重點。”
志愿者李錚幫助觀眾進行預約。受訪者供圖
跟老年群體的溝通也讓陳子玥印象深刻。
9月6日早上,陳子玥在咨詢臺接待了一位老人,咨詢公交車站和展位的位置。陳子玥看到她做了非常詳細的攻略,拿了報紙,摘抄了想要去看的論壇,以及來回的路線。在志愿者的解答下,老人又戴著老花鏡,拿著筆,補充自己的筆記。“很多老年人聽力不太好,我們就指著地圖跟他們說。”
有的老人看到陳子玥胸前佩戴的黨員徽章,會跟她說:“這么青春,做志愿者,不愧是黨員。”
陳子玥為觀眾解答問題。受訪者供圖
這次志愿服務的經歷也讓志愿者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我們的衣服上都寫著北京市志愿者。當所有的人都致力于為大家提供更好服務的時候,我真正明白了志愿者是一個集體。”陳子玥說道,“有人看到我們會說他們也做過志愿者,會感受到志愿精神的傳承。”
據悉,此次服貿會是參與高校最多的一屆。北京團市委作為2023年大型活動志愿者組牽頭單位,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兩地搭建了“志愿者之家”,滿足園區志愿者倒班休息、就餐等需求。讓志愿者們可以及時“充電加油”,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最美的志愿微笑,在服貿會中再次擦亮首都志愿服務這張“金名片”。
此外,學校方面也為志愿者們提供了暖心支持。多名志愿者向記者表示,結束志愿服務回到學校后,收到了校團委準備的紀念品和慰問。“從學校選拔到上崗培訓,后方的老師也提供了很多保障。很感動,也很感謝學校的支持。”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