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北京王府學校迎來25歲生日。
“看王府少年,學貫中西,厚德善思,揮斥方遒。”9月28日,北京王府學校迎來25歲生日。
北京王府學校“校慶主題徽標”揭幕。圖片來源:北京王府學校
系北京首批中外合作制學校
校慶現場,來自各領域的校友、社會人士以各種方式為北京王府學校送上祝福。
“王府學子的腳步不會停息,厚德博學,天下己任,我們未敢忘記;畢業后,我們投身各行各業,從亞投行到聯合國,從金融業到教育學;飲水思源,學成歸國,我們永無悔意。”在校師生以詩詞朗誦的形式,感謝母校的培養。
現場,學校還用沙畫演繹了校史發展。記者了解到,北京王府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96年的北京首批公辦民助學校北京景山學校分部。作為北京市最早一批中外合作制學校,該校分別于2003年與2006年率先引進A-LEVEL課程和AP課程。2010年4月,該校實現幼、小、初、高一體化教育格局貫通。
北京王府學校校長王廣發在致辭中表示,從2003年作為首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先試先行,到課程改革的試驗示范,多年來,王府學校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未來,需要越來越多掌握多門語言和具備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走向國際擔當重要角色,“希望全體王府學子能順勢起航,帶著智慧與知識,走向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
專家、校長齊聚國際教育論壇
當天,第六屆新聚合國際教育論壇也在北京王府學校舉辦,數位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做好新時代的國際教育、如何更好地教書育人。
“用確定性的方法來應對不確定性。”北京中學校長夏青峰表示,面對前所未有之大變局,讓孩子們保持身心健康、擁有愛國情懷和創新精神是永遠不變的。同時,要培養孩子的仁、智、勇、樂的能力,“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樂者不疲。”
北京市中關村三小校長劉可欽介紹如何用空間再造支持學生的學習發展。她表示,該校目前已改革公共空間,教室和教室之間的墻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靈活組合的活動隔斷,教師們根據教與學的需求“變形”。學校還將過去以一個個班級為單位的管理空間,延展為3個教室組合在一起的群組空間。同時設有公共空間,為孩子們提供在一起交流和活動的場所。
劉可欽介紹,學校也在人際關系的重塑上下功夫。將不同年級、不同年齡的孩子放在一個班組群中生活、學習,建立“家庭式”的學習基地;同時,也讓不同學科的老師在同一個辦公室工作,增加跨學科的交流、對話,建立新型的人際網絡,探索學科間的融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