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很容易,堅持才是最酷!”“人生的馬拉松,持之以恒比起跑線更重要……”“不要將生活的手段錯誤地當成生活的目標……”國慶節前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知名企業家、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董事長、...
“放棄很容易,堅持才是最酷!”“人生的馬拉松,持之以恒比起跑線更重要……”“不要將生活的手段錯誤地當成生活的目標……”國慶節前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知名企業家、武漢華夏理工學院董事長、經濟學博士張曉東,為該校2019級新生們上開學第一課,娓娓引導學生們應如何度過人生最重要的大學時光。
講座一開始,張曉東就例舉了最近大熱的電視劇《小歡喜》,告誡剛剛走過高考戰場的學子們,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持之以恒比起跑線更重要。這一開場白,立馬就引起了學生們的關注。張曉東說,不同的家庭和成長背景,注定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學校則會為成就每一個“獨特的你”而努力。
張曉東認為,要做一名合格的大學生,首要是學會獨立思考,培養好奇心,養成批判性的思維習慣,保持終身學習的能力,讓自己有有更加廣泛的適用能力去迎新未來的挑戰。“牛頓發問蘋果為什么落地于是有了萬有引力,英國人發問如何實現和平于是有了光榮革命,中華民族先輩發問為何落后于其他先進國家,于是有了辛亥革命和新中國的成立……這都是源于對真理的不斷探索。”張曉東從大家熟知的歷史人物,到分析蘋果公司的廣告詞Apple think different,強調創造性思維對人類成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他還談起了哈佛大學的校訓“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例舉哈佛大學曾拒收中國165名SAT滿分的學生,而錄取了一名考1560分、但發明了一種凈水過濾裝置的甘肅農村學生的案例,說明哈佛大學招生標準,即高度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他強調大學期間,只有學會思考與提問,擺脫慣性思維,并努力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才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給周圍帶來的變化。
張曉東說,人長大成熟的標志,是能否客觀地對事物做下判斷和行動,能否站在他人立場思考問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要培養同理心。他例舉了同學們熟悉的與父母交往、說話的方式,指了有些語言看似平常實則傷人深。他從中美貿易戰中國與國的利益沖突,東西方文化價值觀的沖突,以及德國總理默克爾訪會在華科的提問談起,指出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同理心都是實現相互理解相互溫暖的橋梁。當代在大學生要學會尊重不同,遵守規則,包容理解。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要“看人長處,幫人難處,容人短處,記人好處。”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正深刻改變人類生活。未來,華爾街金融人員、律師助理、快遞小哥等之類的職業都將逐漸被機器取代。只有做好準備,打牢專業基礎,培養廣泛學習興趣,養成終身學習習慣,才能迎新未來不確定的挑戰。學校智能制造學院,知識在融合。”張曉東如是說道。
講座中,張曉東還對大學生提出,要誠信擔當,培養助力成長的人格力量;要認識自我,培養持續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他認為大學既是傳播知識,也是引領社會價值觀的地方。任何時代,誠信、擔當、勇氣、良知、堅強、樂觀、豁達,都是人類社會崇尚的美德和的打動人心的人格力量。人在成長過程中培養的品質,是建立價值觀的基石。要學會認識自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和過硬的綜合能力,做會思考、會學習、會溝通、會動手、會生活的人,擁有持續獲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講座結束后,新生們紛紛表示,講課案例豐富、內容精彩,很開心入校之初就能聽到這樣干貨滿滿的一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