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深感悟到,教育是一場溫暖的接力。教育的真諦,在于讓每個生命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讓每位學生能夠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好少年!”
在桃花樹下讀《桃花源記》,“走進”語文課本讀一讀經典篇目,又或是參與“一本書讀懂平谷抗戰史”研學,讀書的打開方式不止一種。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記者獲悉,以“愛祖國 愛家鄉 同心筑夢向未來”——“新時代好少年”為主題的讀書線下示范活動近日在北京市平谷區各中小學校中開展。在課堂上、校園里、魚子山上、桃園中,平谷區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走到孩子們身邊,從課文中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桃花源記》等,到《老紅軍李云輝》《魚子山上紅旗飄》等圖書,老少共讀、共沐書香。
記者了解到,平谷區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五老”常態化進入中小學校開展讀書活動,僅今年讀書日前后已開展31場讀書活動,受益學生1.5萬余人次。此次示范活動由桃花源讀書會、讀書沙龍、紅色研學、學科融合、閱讀明志以及古詩詞探究6個平行課堂組成,通過老少共讀、“五老”領讀、“五老”助讀多種形式,引導青少年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平谷區教育系統關工委組織“五老”走到孩子們身邊,帶領孩子們一起在研學中重讀歷史。受訪者供圖
走出校園,學生在多樣體驗中沉浸式讀書
讀書日是人們重溫經典的時刻,在此次活動中,經典書目的作者們也走到了學生中間。
讀書沙龍課堂上,《老紅軍李云輝》一書作者柴福善與李云輝女婿趙之瑄帶領同學們共同學習李云輝的感人事跡,帶領青少年從書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體會“英雄”的含義。
閱讀明志課堂上,退休教師喬靜敏與同學們共讀《梅蘭芳蓄須》一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創新閱讀形式,引領學生進行情景品讀、拓展閱讀、活動助讀,感悟梅蘭芳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
學科融合課堂上,以“課本里的中國”為題,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的關九蓮與同學們共讀語文教材中的經典篇目,通過對話式導讀、情景化品讀、資料展讀等,全面了解偉人事跡,并進行分組角色扮演,再現課文場景,激發愛國情懷與社會責任感,同學們將學習感受通過文字、繪畫、講述等形式進行交流,鞏固和深化閱讀成效。
古詩詞探究課堂上,李俊福老師與同學們挖掘唐宋時期的愛國主義詩詞,重點解讀詩句思想內涵,通過詩詞解讀、模擬考題、成果展示等環節,助力學生提升文化素養。
讀書也不只是在課堂中。
學生們在桃花樹下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讀書活動。受訪者供圖
在桃花源讀書課堂上,平谷區教育關工委“五老”講師團成員秦海旺與同學們來到平谷大桃發源地——大華山鎮的一處桃花海中,開啟了一場桃花源里的讀書會。秦海旺進一步解讀《桃花源記》,讓同學們理解時代背景、作者心境和寫作初衷,同學們望著眼前的“桃花源”,玩起了“桃花”飛花令。
紅色研學課堂上,《魚子山上紅旗飄》作者王寶成和同學們走進山東莊鎮桃棚村,開展“一本書讀懂平谷抗戰史”研學,師生重走抗戰路,參觀紅崖洞與紅谷主題教育館,更深入地理解書中歷史。
未來繼續為學生搭建更好的讀書平臺
多樣化的讀書活動讓參與者收獲頗多。
關九蓮表示,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不僅自己的內心再一次得到凈化,還看到孩子們的愛國情感得到升華,感到十分欣慰,“我深深感悟到,教育是一場溫暖的接力。教育的真諦,在于讓每個生命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讓每位學生能夠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好少年!”
北京第一師范小學平谷分校學生李玥萱表示,這次讀書活動讓自己明白愛國不是空談,而是要像錢學森那樣,用真才實學建設祖國,“作為學生的我們,也許無法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可以學好本領,未來為國家貢獻力量。”平谷區山東莊中心小學學生趙浩喆表示,走在抗戰小路上,想象著當年戰士們負重前行的畫面,自己深刻體會到了他們的艱辛,“這次讀書活動讓我懂得,要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更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強大。”
北京市平谷區第七中學團總支書記王云峰表示,每逢周末與寒暑假,在平谷區博物館的老紅軍李云輝展廳里,總會出現一群身著紅馬甲的學生志愿者,他們在講解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革命精神的偉大和傳承的重要性,“未來,我們計劃在教學環節中充分利用這一寶貴資源,將老紅軍李云輝的事跡融入課堂,還可以組織學生到展廳進行實地教學,讓他們親身體驗講解工作,進一步加深對革命歷史的理解和認識。”
平谷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劉萬嶺表示,在探索平谷多元“閱讀”形態的過程中,已形成了“3127N”“五老”輔導工作機制,即3個制度、1項點單式服務、2級評議活動、7個平行課堂、N項實踐體驗活動。其透露,未來將持續探究“五老”指導青少年讀書的路徑,注重校級品牌建設,致力于校級閱讀項目的孵化,形成“一校一品”的閱讀教育格局;拓展閱讀陣地,聯合社區、圖書館、紅色教育基地等閱讀場景,結合平谷本地資源開展沉浸式閱讀,打造“行走的讀書會”。
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副主任線長久表示,北京教育系統關工委動員一批德高望重、有深厚教育情懷的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加入“五老”報告團,這些“五老”發揮他們學識淵博、閱歷豐富的優勢,結合親身經歷給學生做報告、指導引領學生讀書,能夠使孩子更容易融入到課文中、從課文中汲取奮斗的力量。其表示,“新時代好少年”主題讀書活動已連續舉辦20余年,受到全市中小學校、家長、學生的廣泛歡迎,未來將繼續圍繞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積極探索構建“縱橫兩線”常態化“五老”指導青少年讀書機制,即“市-區-校-班-生”縱向聯動、家校社橫向協同,目的就是為學生搭建一個更好的讀書平臺,使青少年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多讀書、讀好書、更好地展示自己。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