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濟南市2024年新教師試用期培訓工作方案》要求,近日,濟南市2024年新教師培訓第三期項目式研究活動在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成功舉辦。
為貫徹落實《濟南市2024年新教師試用期培訓工作方案》要求,近日,濟南市2024年新教師培訓第三期項目式研究活動在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以“AI技術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為主題,圍繞“師德為先、分類施訓、知行合一、精準有效”的原則,通過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展開。濟南市新入職的中職專業組教師及職教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時代職業教育創新路徑。
濟南信息工程學校副校長呂猛在致辭中強調,新教師要主動適應 “AI + 教育”的發展趨勢,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學環節,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基礎部主任畢麗萍教授以《智能時代的高效課堂構建》為題作主旨報告,系統闡釋了AI技術在學情分析、資源開發、教學實施等環節的創新應用。報告結合省級精品課程建設案例,重點講解了智能教學平臺的使用策略和 AI 輔助教學設計的實踐路徑。
在教師教學展示環節,來自濟南信息工程學校的姚利國老師以《無人機水平8字飛行智能教學系統》為主題,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與 AI算法結合,現場演示了如何實現無人機操控訓練的個性化指導。其創新點在于通過 AI 視覺識別系統實時分析學生操作數據,生成動態訓練方案,有效提升了實訓安全性和教學效率。該展示與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徐峰老師的《AI 技術在運料小車控制中的應用》、濟南藝術學校李鵬飛老師的《智能教學助手在表演課堂》等案例形成技術應用矩陣,全面展現了 AI 賦能不同專業領域的教學創新成果。
最后,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江彥娥老師結合省賽獲獎經驗,重點解析了 AI 技術在教學能力大賽中的應用技巧,現場演示教學實施報告的撰寫邏輯,并結合評分標準解讀,為新教師提供了從選題到技術應用的全流程指導,其分享內容兼具理論深度與實操性,贏得參會教師廣泛好評。
本次活動通過 “理念更新—技術學習—實踐應用” 的閉環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了新教師運用 AI 技術開展教學創新的能力及現代化教學水平,優化了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環境。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