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新冠疫情持續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這個畢業季,1076萬高校畢業生踏上人生新的征程,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自2001年以來,應屆畢業生的人數逐年遞增,2022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對于畢業后去向,無論是升學考研還是考公就業,招錄門檻都隨之“水漲船高”;疊加新冠疫情持續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想要拿到一份滿意的offer,除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外,還需要根據形勢提前謀劃,并朝著既定的方向做好充分準備。尤其對處于擇業期、迷茫期的大學在校生和剛剛被錄取的“準大學生”們來說,未來發展規劃需要盡早提上日程。
春季的公務員省考、國企及銀行春季招聘,夏季的軍隊文職招考、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秋季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國事業單位聯考、銀行及國企秋招,冬季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當下,同學們心中肯定有很多問號:這么多機會我該如何選擇?我的專業及優勢適合哪條路徑?我報考的崗位該如何準備?
近日,中公教育推出《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通過《就業風向標》《就業盤點TOP10》《能力與證書篇》《招聘考試篇》四個篇章,對不同職業路徑做全面分析,并給出選擇建議和“備考錦囊”,為廣大高校學生、求職者助力。
中公教育推出《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受訪者供圖
拒絕盲目閉塞,就業手冊助學生確定未來規劃
大學生在就業規劃方面,首要痛點是“盲目”。“沒有前瞻性,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甚至有同學到了大四才決定考公務員再突擊備考……”中公教育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教研培研究總院院長相麗君說道。
“如果你想進一步增強自身競爭力或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可以選擇考研及進一步深造;如果你有志從政,造福一方百姓,可以選擇報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如果你想增長實踐閱歷,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可以選擇到國企或其他企業;如果你想增長見聞、開拓視野,磨煉自己的生存能力,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如果你想最大限度激發潛質,致力于自己熱愛的事業并為社會創造價值,可以選擇創業;如果你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愛好,時間自由、心靈充實,可以選擇從事自由職業……”《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中指出,高校學生的畢業后選擇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如何確定未來規劃?中公教育建議,首先從本身專業出發,分析所對應的就業路徑,可以多和學校輔導員、已經畢業的學長學姐們交流經驗,也可以到中公教育App看不同行業的解讀信息;還有一個關鍵點,多實踐實習,通過不停地嘗試,來消除對一些職業的偏見或誤區。這個畢業季,從7月5日到7月21日,中公教育App也精心準備了“暑你成才”,職等你來-就業“三方談”系列講座,內容覆蓋行業大方向、熱門專業選擇以及企業面試指導。
“建議同學們能夠在大三下學期將職業規劃定下來。如果拖到大四,時間就會非常緊張,因為又要備考,又要寫論文,還要實習實踐……提前半年就會比較從容。”相麗君說道。
當下就業及職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和趨勢是怎樣的?畢業青年期望去哪些城市就業?有哪些較為熱門的報考崗位?招聘考試要做哪些準備?對于學生關心的方方面面的就業問題,《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從基本介紹、常見誤區、發展現狀、備考策略等維度提供全面詳細的解答,為同學們指明方向。
相麗君指出,大學生在未來發展規劃上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閉塞”。在求職過程中,大部分同學除依托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就業服務外,更多是靠自己在各大招聘網站的信息海洋中去“撈”信息,而忽略了“借力”外部資源。
中公教育相關負責人提到,推薦同學們利用好中公教育平臺上免費的公益就業服務信息,比如一個新的招考公告發布后,可以直接在中公教育的數據庫里檢索往年的分數線;也可以去到中公教育的任何一家學習中心,會有學習規劃管理師幫忙梳理和給出定制化建議。
聚焦大學專業行業及考證,為求職“賦能”
事實上,學生未來發展方向從高考志愿填報那一刻已經在“做鋪墊”了。
“選專業”是近期高考生及家長們的熱門話題,選擇一個就業形勢好、有保障、有前景的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業盤點TOP10》中,綜合就業、升學、發展前景及薪酬情況等因素,選取了計算機、醫學等前十名專業,圍繞專業基本情況、就業前景、就業方向、薪酬待遇四個維度展開詳細說明。
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不僅選專業如此,選擇行業也是如此。在新冠疫情全球流行和國內外經濟形勢調整的雙重時代背景下,行業發展態勢也發生巨變。《就業盤點TOP10》中指出,戰略新興行業備受應屆生青睞,2022年隨著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政策不斷出臺與落地,機械制造、電子通信、能源化工等經濟行業吸引力倍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往往心儀的崗位都需要通過考試或者相關的職業技能證書才能進入。另外,如果想要在崗位上獲得更好的發展,也常常需要證書和考試來“賦能”。“對于在校生來說,考取證書不僅能夠充實大學生活,提升自我能力,更是求職路上的重要砝碼。”《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中建議。
《能力與證書篇》中,聚焦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三類證書——通用證書、能力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為大學生明確方向。
其中,通用證書包括:畢業證、學位證、學工經歷、榮譽證書、黨員身份、實習證明、駕照;能力證書包括:英語水平證書、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普通話等級證書、發表論文、專利證書、競賽證書等。
職業資格證書更為多樣:教師資格證、全國外語翻譯證書、國際漢語教師證書、注冊會計師證、注冊稅務師、法律職業資格證、導游資格證書、人力資源管理師、消防工程師證、二級建造師證、健康管理師證、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藥師等。
《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建議,在校期間,同學們要對自己做出明確的職業規劃,再進一步確定需要哪些相應的證書和技能,并在這方面不斷提高技能和素質。
但考證也存在誤區。上述手冊指出,在求職過程中,很多學生會“炫”自己的證書,認為證書越多對自己越有利,這其實是嚴重的誤區。“在企業招聘官看來,證書只是敲門磚,如果不能證實自己的實際能力,證書再多也是徒勞。”
精心繪制招聘考試時間軸,避免陷入求職誤區
為了幫大學生找準未來方向,《就業盤點TOP10》中梳理了當下最熱門、含金量最高的十種考試,內容包括考試的基本介紹、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和考試優點,《招聘考試篇》中還列出了考試日歷、備考時間軸,輔助大家精準備考。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所需的人才不斷增加。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為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國家加大了公務員的招錄規模。未來,招錄形勢持續向好。”《招聘考試篇》中就公務員考試(包括“國考”和“省考”)近年來的招錄數據作出分析。
《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分析稱,公務員的擴招一大突出趨勢體現在基層崗位。“不僅是鄉鎮崗位,疫情防控背景下,社區街道崗位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目前來看,基層崗位招錄門檻在放寬,更多人可以滿足報名要求。”另外,政策性崗位擴招也是其中之一,鼓勵應屆畢業生參加基層項目,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三支一扶”等項目也在擴招。
另外,事業單位的擴招也非常明顯。《招聘考試篇》中解釋稱,常見的科、教、文、衛等社會服務組織都屬于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事業編。“事業編機會真是太多了,全國統考、各省聯考、地市級以下招考、單位自行招考……可謂隨時考,隨時有。”
對學生來說,信息獲取可能成為潛在難點。“很多地市和部門單獨招考的信息,成百上千個公告,學生打撈不到、打撈不全,很有可能錯失機會。建議大家關注中公教育平臺,會發揮集團優勢將公告全部匯集,即時更新。”
同時,相麗君指出大學生在就業規劃方面的第三個痛點:“容易臆想,想當然,這也可能導致錯失機會。”她舉例,“比如有學生認為只有北京生源或北京地區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才能報考北京公務員,其實,京外普通高等學校中最高學歷學習期間獲得校級以上“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或者校級一等以上“優秀學生獎學金”的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應屆畢業生也可以報考。”
《2022年就業指導手冊》強調,雖然機會眾多,但對同學們來說,只有適合的崗位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在備考過程中,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結合自身實際,確定備考方向。”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