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從古至今,感恩就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也從不缺乏這種“投桃報李”的人,上世紀國內科研條件并不好,學業有成的科學家都留美深造,即便當時一窮二白,...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從古至今,感恩就是華夏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也從不缺乏這種“投桃報李”的人,上世紀國內科研條件并不好,學業有成的科學家都留美深造,即便當時一窮二白,依舊有不少科學家義無反顧地回到國內。
楊振寧因為當年加入了美籍,回國之后又娶嬌妻,引發了諸多輿論。讓人們都忘記了楊振寧原本的成就。
楊振寧出生于安徽合肥,畢業于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因為抗日戰爭的影響,學校也是物資匱乏,但楊振寧還是堅持完成了學業,后又留校任教,在執教這兩年,楊振寧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杜致禮。
1945年,楊振寧拿到了一筆庚子賠款,前往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深造,后又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進行博士后研究。
楊振寧跟李政道在西南聯大就有交集,那時候還不是特別了解,他的學業之路跟楊振寧非常相似,畢業之后前往了芝加哥大學,師從費米,因為費米也是楊振寧的導師,所以兩人經常待在一起做一些研究,楊振寧這時候才意識到,李政道也很有才華。
兩人正式開始合作時,也只是隨便研究,今天研究粒子、明天研究色譜,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直到兩人發現一些粒子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因為在1956年之前,科學界一直都認為“宇稱守恒”,也就是粒子的鏡像與本身性質完全相同。
楊振寧、李政道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兩人就將所有的心思放在了研究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下,由于李政道畢業后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兩人的練習也就少了,為了保持研究進度,楊、李每個星期都會擠出一天的時間去拜訪對方。
兩人在研究途中,又請求吳健雄女士為他們進行檢測,她在低溫下觀測了鈷60原子核自旋方向,在左右不同的自旋中,放射出來的電子數差異很大,這也證實了弱相互作用。
也就說假設有兩輛互為鏡像的車,同時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行駛,將它們調換一下位置之后,同樣還以相同的速度行駛,但方向未必一致。這就是在弱作用下會發生宇稱不守恒。
憑借這項發現,楊振寧、李政道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但宇稱不守恒卻不是楊振寧最高成就,楊—米爾斯理論才是,由于當時這項理論太過于超前了,物理學界并沒有意識這個理論。
七八十年代,物理學家才注意到楊—米爾斯理論。
此時楊振寧已經回到了中國講學,楊振寧也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他在很多的高校進行了演講,還在波士頓創辦了“全美華人協會”。
2003年,楊振寧返回中國定居,清華大學還給楊振寧蓋了一座“大師邸”,即便80歲高齡,楊振寧依舊堅持在清華大學教課,每一次講課前,他都會花上兩個小時去準備,而他面對的學生不是博士、也不是研究生,而是本科生。
楊振寧改變了清華大學物理學環境,也推動著中國物理學的發展,楊振寧除了在清華大學授課外,還奔走海南大學、香港大學、中山大學等著名高校,一邊授課,一邊成立貧困生基金會,為我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到90歲,楊振寧依舊還在堅持給清華大學本科生講課,培養人才的初心依舊不改。
那么楊振寧在清華大學的月薪到底有多高呢?
楊振寧在返回清華時,清華為他開出了100萬的年薪,不過楊振寧一分都沒有拿,他還將自己的一些獎金無償捐贈給了清華的學術中心。
在回國定居前,楊振寧還賣掉了在美國的房子,加上諾貝爾獎。學術獎加起來一共有600萬美元,這些他都用在了教育事業上面。
楊振寧這一生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了諸多貢獻,我們也不應該只是停留在他的婚姻上面。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