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2021年秋季“展翼未來 才子朝陽”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線下雙選會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科技、信息技術、新能源等40家企業走進校園,面向2022屆的畢業生釋放千余招聘崗位,...
今天(10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2021年秋季“展翼未來 才子朝陽”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線下雙選會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科技、信息技術、新能源等40家企業走進校園,面向2022屆的畢業生釋放千余招聘崗位,機械、材料工程、數據開發成了這場招聘會的關鍵詞。記者現場了解到,此次參與雙選會的應屆畢業生以研究生為主,為吸引人才,企業開出了“非京生源落戶”等福利進行“搶人大戰”。
多家企業開出了“落戶”條件。圖/新京報記者 劉洋
關注落戶、發展前景 畢業生目標明確
當天,德勤、360、華潤雙鶴、愛立信、強生、泡泡瑪特等40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加了現場招聘活動,行業涉及制造、金融、科技、文創、商務服務等,為學生提供就業崗位千余個,線下共吸引300余名畢業生參與。“落戶”“租房補貼”“七險一金”,雙選會上,不少依托技術發展的企業在展臺前貼出了這樣的誘人條件。記者看到,寫有“北京戶口”的展臺前的學生會多一些。也有些企業為尋找到專業對口的畢業生,除了利用宣傳單介紹企業規模和特點外,還將所需要的專業一一貼在最醒目的位置。
記者注意到,參加本次線下雙選會的幾乎都是研究生,就業穩定、定居北京是他們最關注的條件,光學工程專業的張同學將簡歷投遞給有落戶條件的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該企業今年主要招聘數據分析、開發等技術崗位,她覺得數據分析崗位和自己的專業對口。
在選擇企業時,學生們的目標比較明確。機械工程專業的樊同學將未來職業定位為知識產權方向。她在本科時便輔修了法學專業,去年考到了司法資格證書,她認為這與自己的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并不矛盾。“為保護一項產品技術專利,必須要能看懂技術文件,我的這兩個專業剛好能夠結合在一起,繼續走下去。”她篤定地說。
在逛了一圈之后,另一名材料工程學院的研究生小張還沒有投出簡歷。因為他決定從事航空航天方面的工作,不考慮其他崗位。這幾年,隨著國家在航空航天事業上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到航空領域的課題研究當中。小張表示,他在研究生期間的課題就與航空材料有關,成果也正應用于我國的航空航天領域中,目前他已經收到外地相關領域企業的offer,但因為家在河北,他主要考慮北京的企業,“希望能夠離家近一些”。
企業和學生長聊半個多小時互相對需求。圖/新京報記者 劉洋
企業更看重實習、課題經歷是否專業對口
“就業地點跟家里聊過了嗎?連云港的公司想去嗎?”“英語怎么樣?發英語論文了嗎?”展臺前,一家新能源公司、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HR和一名同學聊了半個多小時,從實習經歷和家庭情況都聊得很細,包括有沒有女朋友、女朋友就業目標在哪里,家里有幾口人等。然后,他開始介紹企業的薪資福利、工作節奏和企業文化,給對方反選的機會。該企業需要機械、電氣、車輛、自動化等工學人才。
“任何愿意關注公司的人都是有就業意向的,為找到合適人才,不希望收個簡歷草草了事,所以我就給學生詳細解釋了企業的條件和發展前景。”該企業HR 高金玉介紹,對于技術類人才,市場目前面臨的是“搶人階段”。本科生的水平尚不能勝任研發設計,科研類企業希望聘請專業對口的研究生。同時,畢業生進入社會也面臨工作和生活的雙向規劃。企業不僅要用高薪吸引人才,還要讓畢業生充分了解在企業中的崗位,幫他們做足人生規劃。
互聯網醫美企業、北京新氧萬維科技咨詢有限公司HR閆女士介紹,該企業需要計算機專業的人才,看重專業對口。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HR楊先生認為,通過目前的簡歷投遞情況看,2022屆畢業生的條件都很不錯,但實習經歷和研究論文如果和企業提供的崗位專業對口,會讓他眼前一亮。因此他建議應聘者在遞交簡歷時可有針對性地介紹經歷,而不是千篇一律。
據介紹,本次招聘活動同步開啟了線上直播,針對畢業生們關心的落戶問題,活動特別邀請了擁有非京生源落戶指標的企業參與線上宣講,部分企業還進行了直播帶崗。活動當天,千余家企業借助“云”平臺的線上招聘活動同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萬余個。據統計,此次線上線下活動共吸引數萬名畢業生參與,投遞簡歷萬余份,在線觀看直播25.9萬人次。
朝陽區2021年高校畢業生秋季招聘活動將持續到11月,后續還將舉辦北京工業大學校園雙選會,“云”平臺(網址rgb(65,119,193)http://cyrlzygl.bjchy.gov.cn/cyrs/)也將同時持續開展線上招聘活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