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貢市輕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長符宇航表示,今年兩會她帶來了2份議案和15份建議,其中有涉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監督法的議案,也有關于完善國家公共衛生...
“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對醫生和教師的人身安全保護,使這兩個職業成為令全社會尊崇的職業。”今年兩會上,這一建議引發了熱議。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自貢市輕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長符宇航表示,今年兩會她帶來了2份議案和15份建議,其中有涉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監督法的議案,也有關于完善國家公共衛生防御體系的建議。符宇航建議,應進一步加強對醫生和教師的人身安全保護,使這兩個職業成為令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初中生持磚將老師砸進ICU
校園暴力幾時休?
2019年10月24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曾發生一件讓人痛心的校園暴力事件:15歲中學生顏某,因對班主任黃濤老師日常管理不滿,在教室內用磚頭狠擊老師頭部,致其昏迷。
監控視頻顯示,該學生拿著磚頭從背后連續擊打老師頭部數次,直至老師倒地不起。如果不是其他同學勸阻,還欲再次對老師拳打腳踢。據澎湃新聞報道,事件起因可能僅是該學生在校內騎自行車遭班主任批評,因此心生不滿。
黃濤老師受傷后,教育部教師工作司高度關注,多次聯系四川省教育廳了解情況,要求全力救治黃濤老師,嚴肅處理傷害教師的行為,為教師依法從教、安心從教提供有力保障。 10月30日,受教育部領導委托,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有關負責同志專程赴四川省眉山市看望慰問受傷教師黃濤及家屬。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9年11月8日,黃濤老師從仁壽運長醫院被轉至成都華西醫院治療,此后一直住在醫院重癥監護室,未曾蘇醒。 春節前夕,家人曾在黃濤病床前說帶其“回家過年”的事,后者會給出反應,“手、肩部和頭會微微一動”。“我們一度以為他的情況好轉了,會醒過來。”上述親戚稱,黃濤病情突然惡化,最終于2020年2月14日晚離世。
《中國教育報》評論:
維護教師尊嚴是全社會責任
顏某怒向班主任拍磚,究竟為何?據報道,顏某違反校規騎自行車被教育一事,是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我們學校三令五申不準騎自行車,他不但騎車還載人,被門衛教育了。不改,進來就被黃老師逮住了”。 如果此說屬實,則讓人難過。面對老師批評,按常理應反思和認錯,而顏某卻惱羞成怒,懷恨在心,不僅冒犯老師,還下狠手傷害老師,實在不妥。
顏某該付出什么樣的代價,當交由法院裁決。與其譴責顏某,不如探討他為何變得如此充滿戾氣。 報道中知情老師指出,“這名學生的家長是在仁壽經商的,平時他在屋頭 爸媽都不管,也管不到,他被公安帶走了,還說很恨這個老師,就要把這個老師弄死”。顏某的父母身為監護人,不管教或未盡到管教義務,或是顏某報復老師的重要原因。一項針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分析發現,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因素,顏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顯然有值得深入剖析的地方。
一定程度上,幾乎每個“問題少年”背后都站著“問題家長”。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有專家直言,父母失職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侵害,比任何來自其他方面的傷害都更為嚴重。正因如此,有專家建議在家庭預防中規定監護失職責任,對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監護人給予相應的教育和處罰,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孩子必然染成惡習,乃至跌入犯罪深淵。進而言之,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點,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當孩子長到15歲,家長仍不能矯正孩子身上的不良行為,直至孩子違法犯罪,某種程度上說明家長是失職的。
與一般的違法犯罪行為相比,學生打老師更是挑戰了傳統價值觀。 古人說得好:“師嚴道尊,教乃可施。”老師被毆打,勢必產生職業困惑,也讓廣大教師感到寒心。連基本的安全感都得不到保障,還談何尊嚴?何談教書動力?
呵護教師的尊嚴是全社會的責任,無論學生還是家長,無論學校還是教育主管部門都有責任做到。 如果教師獲得不了應有的尊嚴,他們在忍辱負重中教學,會有良好效果嗎?從這種角度看,顏某向班主任拍磚,“拍”掉了什么?“拍”掉的是師道尊嚴;“拍”出了什么?很顯然,他拍出了一名學生的無禮與殘忍。愛護教師,不是膚淺的口頭表達,需要嚴密的制度來捍衛。而去除潛藏在學生心中的戾氣,一味批判并無太大意義。如果家長不盡職盡責,如果法律不嚴格落實,如果監管部門缺乏防范措施,會有更多的顏某冒出來,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可悲之處。
教師地位越高,學生成績越好
尊師重教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
據新華社報道,瓦爾基基金會2018年“全球教師地位指數”項目在調查了35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人后發現,教師的地位和工資同各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的表現有直接聯系。教師的地位越高,這些孩子得到的成績就越好。
這則新聞報道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靜夜思45021:“教師的地位越高,這些孩子得到的成績就越好。”說的好,這是事實!
@風行遠方:我是一名教師,看到這樣的研究結果感覺很欣慰。教師地位不僅僅是老師自己的事,也是家長乃至全社會應該關心的事。
@小荷尖角:我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這個調查結果很有啟發,今后家長們要多理解老師、多支持老師的工作。教師的地位提高了,對于每個孩子、每個家庭來說,長遠來看,都是一件好事。
善待學生,是教師的職責;尊敬老師,是全社會都要提倡和樹立的一種風氣。
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受到尊重意味著人們重視教育,人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為獲得更多的道理就會更加重視學習、尊敬老師。形成如此良性循環,讓老師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學中去,才是對教育、對孩子最好的負責。
各位家長請記住:尊敬老師,實際上也是對自己孩子負責,信任老師,就是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長。
老師肩負著神圣的使命,但同時也是普通人。他們不是機器,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們也需要松弛有度、積極向上的生活,他們也有豐富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需要被關注,他們也有多種權益需要被保護。
比如生命健康權,老師們早出晚歸、工作壓力大,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而長期大聲說話和粉塵的刺激,老師們容易患慢性咽炎等一些職業病,老師們的身體健康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護。
再比如休息權,應關心關注教師群體,合理分配工作,減少額外非教學任務攤派,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核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培養學生以及自身的專業發展。
每位老師的身上都背負著一定壓力,他們不是萬能的,教書育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師們需要在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中去投入熱情,施展自己的工作才華。
尊師重教,就是善待自己的孩子!
保護教師,就是保護教育的未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