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印發《關于2019年3起普通中小學違規招生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深圳、中山、佛山、廣州四地的10所普通中小學違規招生,嚴重擾亂了招生工作秩序,被予...
今天,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印發《關于2019年3起普通中小學違規招生問題處理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深圳、中山、佛山、廣州四地的10所普通中小學違規招生,嚴重擾亂了招生工作秩序,被予以全省通報批評,并取消2020年全省評先評優資格。
//
深圳:百合外國語學校面談測試選拔新生
//
2019年5月11日-12日,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以舉辦小學畢業生體驗活動名義,違規采用面談測試方式提前選拔生源,參加面談測試人數達11200人,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通報》透露,省教育廳迅速派出督查組赴實地進行了調查處理。深圳市教育局依照有關程序,對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通報批評,取消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跨區招生資格,取消該校深圳全市2019、2020、2021年評先評優資格。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經研究決定對深圳市百合外國語學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全省通報批評,取消該學校2020年全省評先評優資格;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監管不力,對龍崗區教育局予以全省通報批評;責令深圳市教育局加強指導和管理,杜絕再次發生此類事件。
//
中山:4所民辦學校以“體驗課”選拔招生
//
2019年5月,中山市桂山君里學校、紀中雅居樂凱茵學校、華南師范大學中山附屬中學、紀中三鑫雙語學校等4所民辦學校以“體驗課”綜合評價作為招生的主要依據,屬于變相的“掐尖”行為,合計參與人數超過30000人,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輿論。
《通報》認為,中山市桂山君里學校等4所民辦學校“小升初”招生階段紀律和規矩意識淡薄,一定程度上擾亂了招生秩序,損害了教育生態。省教育廳已就此事約談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依據有關程序,對4所民辦學校校長進行批評教育,責成糾正錯誤,深刻檢討;將4所民辦學校違規招生情況在全市通報批評。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經研究決定對上述4所學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全省通報批評,取消2020年度上述4所學校全省評先評優資格。
//
佛山、廣州:學校開展體驗活動選拔生源
//
2019年6月29日,佛山市華英學校、佛山市南海區南海實驗中學、佛山市南海外國語學校、廣東順德德勝學校以校園活動為名開展面談綜合評分,將評分結果作為招生錄取依據,屬于變相面談擇優行為,涉及24508人次,時間集中,并引發部分路段交通堵塞、停車困難等問題,引起部分市民不滿情緒,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反映了4所民辦學校紀律和規矩意識淡薄,對招生入學政策理解和執行不到位。
《通報》表示,佛山市教育局依據有關程序和規定,決定由主管的市、區教育局分別責成相關學校作出深刻檢討,并進行通報批評,核減下一年招生計劃,一年內取消學校區級及以上評優評先資格。
另外,廣州市外國語學校開展了外語綜合能力測評活動,存在以外語綜合能力評價結果作為錄取依據的情況,屬于變相“掐尖”招生行為。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有關負責人表示,經研究決定對上述5所學校違規招生行為予以全省通報批評,取消上述5所學校2020年度全省評先評優資格。
//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違規“掐尖”,怎么處理?
//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各類“掐尖”招生等行為,違反了教育部“十個嚴禁”和省教育廳有關政策精神,嚴重擾亂了中小學招生秩序,破壞了教育公平、損害了教育生態,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影響,加劇了家長和社會焦慮,助長了校外培訓機構辦學亂象,屬于明令禁止行為。
《通報》透露,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或者出現轄區內義務教育階段違規考試招生(包括以各類培訓機構、體驗課、夏令營、編程班、研學活動等方式變相考試選拔生源)行為的,一律視為落實中央和國家重大政策不力,按照《對市縣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指標體系》(觀測點2)在綜合評分后,再降低一個等級處理。
同時,造成惡劣影響或者經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督辦、查處后整改不力的,該觀測點在綜合評分后,一次性降低兩個等級處理;上一年度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考核結果最終確定前,當年度新發生上述違規行為的,按照上述規定對上一年度結果予以降低等級處理。
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和學籍管理情況納入責任督學日常督導范圍,適時對轄區內招生入學政策落實情況開展督導,及時糾正和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招生行為,重點整治“小升初”招生亂象。
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清理整治,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課業負擔。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包含培訓機構單獨或者聯合測試遴選學生、向學校輸送學生測試成績或生源個人信息)擾亂招生秩序的行為,并依法追究有關學校、培訓機構和相關人員責任。
該負責人表示,各地要嚴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招生入學工作要求,進一步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管理,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不得以面試、面談、人機對話、簡歷材料等任何形式為依據選擇生源,堅決防止對生源地招生秩序造成沖擊。同時,各地要針對民辦學校及其舉辦者加大培訓力度,宣講教育政策,建立預防和事前處置機制,避免再次出現此類事件。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