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學校黨委統戰部、醫學院及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聯合組建團隊,赴高郵市菱塘回族鄉開展“中醫藥+民族團結”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健康幫扶、文化浸潤與校地共建,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新篇章。
記者從南京中醫藥大學獲悉,日前,學校黨委統戰部、醫學院及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聯合組建團隊,赴高郵市菱塘回族鄉開展“中醫藥+民族團結”主題實踐教育活動,通過健康幫扶、文化浸潤與校地共建,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新篇章。
實踐團組織學校及附屬醫院中醫專家團隊,在菱塘回族鄉衛生院開展大型義診。專家們為200余名鄉親提供把脈問診、針灸推拿等特色診療服務,針對慢性病防治、中醫養生等健康需求開設科普講座,并圍繞中醫特色科室建設提出“一科一策”發展建議。學生志愿者提供血壓血糖檢測、中藥茶飲體驗服務,發放養生手冊300余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眾傳播健康知識。
活動期間,“南京中醫藥大學社會實踐基地”正式掛牌,醫學院與高郵市衛健委達成初步意向,將在專科建設、人才培訓、科研轉化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持續賦能基層。
在菱塘民族初級中學,實踐團創新打造“中醫藥文化第二課堂”。學生志愿者以“神農嘗百草”“青蒿素與中醫藥現代化”等生動故事切入,帶領中學生辨識當歸、枸杞等常見藥材,親手制作驅蚊避穢香囊。此外,團隊組織參觀菱塘民族文化宮、喬登江院士及吳登云事跡展覽館、抗日戰爭最后一役紀念館,通過民族團結歷史教育、科學家精神傳承與紅色文化浸潤,在青少年心中厚植“中華民族一家親”理念。
據悉,此次實踐以“健康幫扶+文化共融”為雙輪驅動,構建校地協同發展新模式。鄉衛生院負責人表示,“專家團隊不僅送來了技術,更帶來了民族團結的深情。”這場跨越校地的雙向奔赴,正以中醫藥為筆,在菱塘回族鄉書寫著民族團結奮斗的嶄新篇章。
實習生 周若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王赟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