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于 12 月 13 日至 15 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經過兩天封閉式的全英文答辯,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個領域中分別評審出 1 名金獎、 1 名銀獎、 3 名銅獎和 5 名優勝獎。
金陵中學——李知誠、康允博、田力三位同學組成的團隊榮獲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物理)金獎 ,他們的獲獎論文題目為“古典水袖運動模式的研究”(“ The Study of Movement Model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ater Sleeves ”)。
頒獎現場
左二為丘成桐,左三至左五依次為康允博、田力、李知誠
鼓掌!證書在此
2018丘成桐中學科學獎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歷時8個月,共有來自中國國內30個省市及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地區14個分賽區,1500支中學生團隊近2000名學生報名參賽,提交有效論文577篇。經過激烈角逐,90支參賽團隊經過分賽區初篩、函評、桌評、半決賽4輪比賽入圍總決賽。金陵中學——李知誠、康允博、田力研究的《古典水袖運動模式的研究》和周子凌、潘昱宸研究的《基于 Pt 與 SrCo0.95P0.05O3-δ的雙功能復合催化劑的電化學性能研究》成功入選。最終,《古典水袖運動模式的研究》斬獲物理學科金獎。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物理)金獎獎杯
獲獎證書
鉆研!引贊賞無數
在研究戲曲舞蹈的過程中,三位同學發現水袖在古典舞中運用了轉似回波的圓,行云流水的波浪線條等多種形態與技法,襯托了人物運動的動態之美。在水袖舞蹈之中,有數個典型的動作技法,如:“拂袖、抖袖、揚袖、沖袖、搭袖、繞袖、片花、推袖、抓袖”等這些技法的實現結合了手指、手腕、手臂乃至于腰部等全身動作的配合,往往通過經驗的傳承、反復練習才能領悟其奧妙,展示其神韻。
作為傳統藝術欣賞者以及物理愛好者,三位同學在學校STEAM中心張啟軍老師、陳界山老師和丁洋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實驗測量建立物理模型,尋找水袖典型運動的規律,在欣賞藝術美的同時,也能給戲曲舞蹈提供一些科學的依據和指導。他們主要研究了拂袖和繞袖兩種動作,對兩種運動進行了理論分析,并采用可控的機械裝置對水袖的動作進行模擬實驗,再和理論分析進行對照。賽后,五維空間研究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Nima Arkani-Hamed和中山大學李淼院長都對同學們的表現稱贊不已。中山大學李淼院長還將孩子們的獲獎發到自己的微博,聲稱提前鎖定下屆菠蘿科學獎。
本次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總決賽,金陵中學2支隊伍入圍,1支隊伍獲得金獎,這與學校一貫注重科技創新教育分不開的。2017年,金陵中學成立STEAM中心,整合各類科技教育資源,推進STEAM教育和學生科學項目研究,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金中學子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圍觀!獲獎感悟
科學研究不會一帆風順
在成功背后
飽含了孩子們科學研究太多的辛酸
和老師們默默的付出
康允博
過程太不容易了,是堅持讓我們走到今天。 關于水袖運動沒有任何的理論上的參考文獻,由于水袖運動是非穩態的極不穩定的運動理論分析異常艱難,設計的實驗經常有不得不放棄情況。最后,老師給了一個理論上的假設,先把水袖想成一個質量極大的基本上忽略空氣阻力的鐵鏈,忽略微元前后拉力合力向微元圓心的方向分量(由于夾角趨向于 180 度),通過努力最后得到曲線形狀是一個對數螺線,基本和實驗部分的數據吻合。
李知誠
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和驚喜之間。研究頂著南京7、8月份的烈日,汗水和失敗常在,一度以為參賽提交失敗,半決賽結束以為可以回去好好考sat了。驚喜,離不開努力。特別是半決賽和決賽前的,我們幾乎每天放學后都會約張啟軍老師到科學館5樓STEAM中心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做賽前的準備,我們匯報,張啟軍老師和陳界山老師聽,跟著討論要補充的實驗,ppt的修改,匯報內容的完善,演講的方法,問辯過程可能會問到問題……最后張啟軍老師還請來了南大兩位教授對我們總決賽問辯進行針對性輔導,我要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田力
自己努力是一方面的,老師們的指導和家長的陪伴是至關重要。張啟軍老師一直支持我們,確立課題,討論模型,購買器材,安排實驗,論文寫作,特別是半決賽、決賽前的問辯輔導,他和陳界山老師每天都在放學后給我們模擬答辯,完善資料。張老師還幫我們請了南大王思慧教授,給我們建立理論模型、應對問辯提供了很多幫助。國際部孟群老師對英語答辯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家長們經常陪伴我們,鼓勵我們,他們是我們成功的保障。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介紹
丘成桐先生在頒獎典禮上總結發言
丘成桐中學科學獎,由國際著名華人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與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東升先生聯合發起設立。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經濟金融建模六個領域分別設置金、銀、銅獎和優勝獎,以及跨學科綜合最高獎科學金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