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復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復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
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與傳統心理咨詢深度融合,打造覆蓋“精準篩查、高效干預、全程跟蹤”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通過技術賦能與人文關懷的雙向奔赴,學校心理育人工作煥發出新的生機。
智能篩查:AI成為預警“前哨”
“系統提示該生近兩周出現高頻負面情緒詞,需重點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崔偉老師指著屏幕上的預警信息說。依托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搭建的AI心理分析平臺對線上留言、預約信息、咨詢報告等數據,通過語義分析與情感識別,精準識別抑郁、焦慮等高危信號,生成風險報告。心理咨詢師據此建立“一人一策”干預方案,將發展性問題導入自助服務模塊,同時讓專業資源更聚焦危急個案。
在食品工程專業就讀的張佳對此深有體會:“去年失戀后,我在深夜給學校心理咨詢預約平臺留言,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了心理中心老師的聯系電話,為我加急預約了心理咨詢。”AI系統監測功能,提升了心理危機預警響應時效,累計成功干預30余起潛在危機事件。
沉浸體驗:技術賦能心靈成長
在仿真現實心理訓練室,戴上VR設備的金融專業學生陳雨正沉浸在虛擬山水間進行專注力訓練。“通過調節呼吸節奏,我的焦慮指數從82%降到了35%。”她指著屏幕上的實時數據驚嘆道。學校引進的VR心理能效系統,提供社交恐懼癥治療、挫折應對訓練等幾十個心理場景模塊,累計服務學生百余次。
在智能音樂放松艙內,財務管理專業的孫巖正在享受定制化減壓服務。“系統根據我的心率自動調節音效和座椅角度,半小時的體驗讓我像充了電一樣。”該系統通過a/θ腦波誘導技術與生物反饋裝置,生成個性化放松方案,助力學生減壓放松。
人文守護:雙軌并行傳遞溫暖
“AI的建議需要結合專業判斷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南京財經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趙亮說。學校建立“AI初篩-人工復核-專家會診”三級把關機制,8名專職心理咨詢師定期接受“AI+心理”融合培訓,堅守技術服務于人文關懷的本質。
在“校-院-班-寢”心理健康教育四級體系中,AI數據分析與輔導員日常觀察形成互補。經濟學院輔導員梁少穎表示:“現在不僅能掌握學生學業數據,還能通過AI預警及時了解學生情緒與心理波動,工作更有針對性。”學校還與腦科醫院共建綠色通道,對重度個案實施“AI監測-醫院診斷-校內康復”閉環管理,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康復。
從冰冷的算法到溫暖的守護,南京財經大學用技術創新詮釋著教育的溫度。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趙亮所說:“我們追求的不是冷冰冰的數據達標,而是讓每個年輕心靈都能在智慧的陽光下健康成長。”這種科技與人文交融的育人理念,正在為新時代心理健康教育開辟嶄新路徑。
(注:文中相關學生姓名均為化名。)
通訊員 施衛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