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雙循環”格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融進去”,日前,由常州大學和《中國企業報》集團共建的常州大學...
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度調整、“雙循環”格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迎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為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融進去”,日前,由常州大學和《中國企業報》集團共建的常州大學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正式成立,成為國內首個聚焦中國企業出海研究的高校研究機構。
“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的成立,正是為了適應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的形勢而來,是高校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探索。”在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第一次籌備會上,常州大學校長陳海群表示,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將立足長三角產業高地、面向全國,充分整合政產學研資源,打造集戰略研究、企業咨詢、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為一體的綜合性中國企業出海平臺,為中國企業“走出去”“走進去”“融進去”提供全鏈條支撐和全方位指導,助力破解全球化進程中的痛點與難題。
在當天籌備會上,來自常州大學和《中國企業報》集團的各界專家一致認為,按照常州大學經管學科的發展思路和《中國企業報》“一專三全”的戰略規劃,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的成立“正當其時”。專家們指出,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應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同時,研究院要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研究,深入分析全球產業發展趨勢、政策法規變化以及文化差異,通過搭建境外中資企業服務基地、舉辦企業出海培訓班以及發布行業研究報告等方式,全方位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
據悉,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現設五大研究中心,包括:企業創新研究中心、企業出海政策研究中心、國際化人才研究中心、文化出海研究中心、海外發展安全研究中心。五大中心多層面構建了服務中國企業出海的落地渠道,致力打造一站式出海服務平臺。
“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的成立,不僅是應對全球化挑戰、推動產業升級的戰略選擇,更是常州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創新實踐和生動樣本。”常州大學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執行院長蘇贏表示,中國企業出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是時代所需、大勢所需、未來所需,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深度整合國資和央企的案例優勢、整合中國國資報道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智庫優勢,更好助力常州產業升級,為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贏得更多機遇,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據介紹,常州大學作為江蘇省與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高校,在能源化工、安全工程、國際經貿等領域積淀深厚,學校擁有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或工程研究中心(含1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培育點)等。常州大學將整合校內吳敬璉經濟學院、史良法學院、跨文化研究院等學科資源,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常大智慧、常大方案、常大力量,為國內高校的產教融合提供新范式。
《中國企業報》自創刊以來始終恪守“為企業和企業家服務”的辦報宗旨,在財經報道方面業已形成獨有的公信力和權威性,為推動企業和園區的發展,發揮著獨特作用。2010年,《中國企業報》提出專業化財經媒體、全媒體發展格局、全球化資源整合、全產業鏈價值服務的“一專三全”的戰略。本次與常州大學合作成立中國企業出海研究院,將助力《中國企業報》在智庫型媒體建設上擴面提質。(江金騏 白勇生)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