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優秀本科生青年學生基礎研究資助項目。記者9月26日從南京大學了解到,南京大學共有15位同學入選,這一批立志深耕基礎學科的優秀本科生們在面試中展示了自己近期...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第二批優秀本科生青年學生基礎研究資助項目。記者9月26日從南京大學了解到,南京大學共有15位同學入選,這一批立志深耕基礎學科的優秀本科生們在面試中展示了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表現出了對于科研的熱切追求。
據悉,今年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試點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科生)的第二年。這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一次重要突破,在現有人才資助體系基礎上,設立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八所高校,試點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將資助端口前移,旨在及早選拔人才,培育科學素養,激勵創新研究,堪稱“十萬里挑一”的選拔。
記者注意到,南京大學15位獲得國自然本科生項目資助的同學,研究的項目多半集中在學科前沿領域,如“大語言模型越獄行為定量實驗定律的構建和應用”“基于磁空間群和自旋空間群的角分辨二次諧波效應研究”等。據介紹,南京大學具有深厚的拔尖創新人才育人傳統。以學生個性化培養、自主性選擇、多元化發展為特征的“三三制”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多元培養階段的“三條發展路徑”,包括專業學術、交叉復合和就業創業三條路徑。學校為選擇專業學術類發展路徑的學生配備學術導師,提供多層次的科研實踐訓練,更深層次的本專業課程,并加強與研究生階段的貫通培養。通過大師引領、挑戰性學習、多元化國際交流等方式,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發展,激勵學生弘揚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增強學生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人類未來發展、思想文化創新和基礎學科前沿的責任使命,培養勇攀科學高峰、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未來杰出科學家。
學校啟動實施了本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行動方案,從招生、培養、生態、隊伍建設上全面推進,努力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圍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建立健全科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全力推進科學研究與本科教學相融通,實施全面科學教育。統籌各類本科生科研資源,構建逐層遞進的科研訓練體系,包括新生金種子基金項目、卓越人才培育計劃之“未來拔尖創新人才”項目、“科學之光”育人項目、項目制課程、國際科考與科研訓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構建一年級科學啟蒙、二三年級強化發展、高年級頂峰體驗的梯次有序、逐步上升的本科生高水平科研訓練體系,促進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實現本科人才培養過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有機融合。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楊甜子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