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學期第一次虛擬仿真實驗課上,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的學生正聚精會神地通過計算機進行仿真操作,在交互式三維虛擬世界中還原香山幫工匠的純正工藝,利用虛擬數字技術生成的模塊化構件,將“鴛鴦廳...
在新學期第一次虛擬仿真實驗課上,蘇州大學金螳螂建筑學院的學生正聚精會神地通過計算機進行仿真操作,在交互式三維虛擬世界中還原香山幫工匠的純正工藝,利用虛擬數字技術生成的模塊化構件,將“鴛鴦廳”“歇山亭”等一個個蘇州江南古典建筑精確還原出來。
“以往,這門實驗課學生只能通過現場觀察與測繪,輔助以建筑圖紙和空間想象來完成?!痹诮痼虢ㄖW院院長吳永發看來,傳統的實驗手段相對單一、抽象,即使有條件進入古建現場觀察、測繪,也會出現實際對象與所臨摹古建筑圖紙不對應的情況,而單純依靠空間想象確定卯榫間確切咬合關系就更容易造成學生理解偏差。
“虛擬仿真實驗將書本上的文字描述和二維圖示三維展現出來,通過自己親手搭建,能夠更加直觀、準確地幫助我們理解教科書上的經典案例。”金螳螂建筑學院建筑學大三學生張葉雯告訴記者,“通過虛擬數字技術賦能課程形式,不僅讓書本上的每一個建筑構件‘活’了起來,其游戲式的學習過程和實時反饋,也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挑戰與成就感?!?/p>
近年來,蘇州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加大技術賦能教育教學變革的力度,進一步推動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持續開展“蘇大課程”品牌工程建設,并將信息技術賦能作為其中的一項關鍵要素。學校參考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信息平臺的功能設計,打造了集線上教研互動、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教研數據分析、在線研修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蘇大虛擬教研室教研云空間”,并立項啟動了首批19個校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覆蓋全校70%的學院,積極探索“智能+”協同教研新形態。
在云中蘇大360教室,十幾位醫學院的學生圍坐在一起,只要佩戴上VR眼鏡,就可以實現“現場”觀摩正在進行的手術直播。通過仿真系統和三維動態視景,學生不僅可以看清手術室內的每個角落,還能就學習過程中的任何疑問與專家進行即時互動交流。
為積極響應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蘇州大學已建成一批360智慧教室,依托“云中蘇大”,通過軟硬件深度融合和開放解耦的平臺化架構,為開展沉浸式、交互式的虛擬仿真實驗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外,虛擬數字技術正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蘇大思政課堂中。從街道繁華的古姑蘇城到“強富美高”的新蘇州,通過跨時空的歷史性互動和沉浸式學習體驗,學生可以把握蘇州發展脈絡,深刻感悟新時代以來國家和社會發生的偉大變革。
“蘇州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深度挖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資源優勢,以更好地服務于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建設?!碧K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姚建林表示,學校還將持續推動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相融合、虛擬與現實教研相融合、管理與技術管理相融合,為構建新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新形態,開辟新空間、塑造新動能。(本報記者 繆志聰 林煥新 通訊員 尹喆)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4年4月6日 第1版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