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支由小學生自發組成的晨跑小分隊,從2021年到2023年,連續3年暑假,這群小小少年共計跑了171天,累計距離500公里。晨跑隊伍中的學生均來自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隨著暑假接近尾聲,第三季晨跑計劃...
南京有支由小學生自發組成的晨跑小分隊,從2021年到2023年,連續3年暑假,這群小小少年共計跑了171天,累計距離500公里。晨跑隊伍中的學生均來自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隨著暑假接近尾聲,第三季晨跑計劃迎來收官。最終達標人數從第一年的10人增加到第三年的22人,這支晨跑小分隊還在不斷壯大。
小分隊中有6個3屆“元老”
達標人數從10人上漲到22人
這個暑假,每天清晨6點10分,在南京工業大學東大門,總能看到一群晨跑少年集合的身影。迎著晨光,微風拂面,這群少年從南京工業大學東大門出發,途經胡橋路、沿山大道、石公路、外莊路,最終到達南京工業大學實驗小學南門,這段約3公里的路程,他們已經跑了三個暑假。
據晨跑計劃發起人、南工大實小學生周錦詩的爸爸介紹,今年的晨跑從6月21日開始,到8月18日正式收官,其中有兩天因天氣原因暫停,第三季總計跑了56天。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別跑了57天和58天。三個暑假共計跑了171天,500多公里。晨跑隊伍中,侯姝怡、朱奕、周錦詩、虞博涵、班鈺、車梓悅6位同學堅持了三年,成為了其他隊員眼中的三屆“元老”。
每年晨跑活動收官現場,南工大實小校長胡紅都會為達標的晨跑隊員頒發紀念獎牌。據了解,達標要求為最少完成33天的晨跑訓練。2023年,總共有22個隊員成功達標,相比第一年的10人,今年的晨跑小分隊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達標人數,都有大幅增長。
與前兩季相比,今年的晨跑特別增加了體能測試的環節。每周六,同學們會在南工大實小操場上進行體測。60米、100米、400米、800米共四個選項,同學們選擇兩項進行測試。周錦詩爸爸介紹,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女兒之前從未測過800米,暑期體測時,周錦詩800米用時3分40秒左右。
受傷隊員不愿離隊,變身紀實“攝影師”
2年前的“小粉絲”成功加入晨跑隊伍
晨跑隊伍中,連續參加三季的侯姝怡今年的身份有了小轉變,她從跑步者成為了晨跑記錄者。侯姝怡媽媽告訴記者,放假前,侯姝怡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胳膊骨折。“一開始還不知道已經骨折,剛開始她還像往年一樣每天準時集合跑步,后來發現手臂很疼,才知道已經骨折一段時間了。后來聽醫生的叮囑沒有繼續跑,但她不愿意脫離隊伍,我就讓她拿起相機,用另一種方式加入小分隊。”在侯姝怡的鏡頭下,小伙伴們奔跑時的汗水與笑容都被記錄了下來。
小分隊中有堅持2季、3季的老隊員,也有一些小萌新的面孔。向祺婳小朋友在今年9月份即將步入南工大實小,成為一名一年級新生。向祺婳的外婆告訴記者:“早在2年前,我們就經常偶遇這群晨跑的孩子,感覺特別好,也很想讓向祺婳參與進來,但當時她還太小,只能作罷。今年向祺婳就要上一年級了,而且跟哥哥姐姐們還是同學,所以我們在8月初申請加入了晨跑隊伍。”一開始,家長們都很擔心小朋友體力跟不上,然而在十多天的晨跑中,向祺婳一直緊跟隊伍,從未掉隊,讓家長和哥哥姐姐們刮目相看。
在晨跑小分隊的背后,還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家長守護著每一個孩子的安全。他們有的加入晨跑隊伍,陪伴孩子一同奔跑;有的提前守在車輛來往較多的路口,護好每一個孩子;有的做好后勤工作,及時提供水和食物。
“每年收官的那天,我都會早早地在校門口等候。親眼見著孩子們遠遠地一路跑來,看著他們滿頭大汗的樣子,我都會欣喜地為他們一個一個掛上屬于他們的獨一無二的獎牌。”南工大實小校長胡紅告訴記者,學校已經做好計劃,在新學年的“開學第一課”中邀請晨跑小分隊隊員們進行分享。“我們會將晨跑小分隊展現出的‘堅持不懈’‘挑戰自我’‘突破自我’的體育精神,成為全校小朋友們學習的重要品質,讓這種‘堅持’‘突破’延伸到方方面面,從而提升學生的意志力。”胡校長表示,晨跑小分隊一定會不斷傳承下去,相信未來學校會涌現一批“周爸爸們”,讓“晨跑小分隊”成為南工大實小永遠的特色,將“晨跑小分隊”的故事屆屆傳承。
附:南工大實小第三季晨跑小分隊達標隊員名單:
周錦睿 班鈺 虞博涵 周錦詩 侯姝怡 薛子依 朱奕 徐宇睿 錢奕芯 黃舒余 陳君瑜
陳辰心雅 車梓悅 李若谷 楊子修 呂律 陳希羽 束凱澤 王子越 徐梓皓 連清卓
束凱樂
見習記者 顧茜敏 實習生 茅嘉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雪瑞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