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鎮江高專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星承”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聯合鎮江市金山實驗學校開展“品端午非遺魅力 助文化活態傳承”活動。小分隊全體成員、鎮江市金山實驗學校10名小學生、10名中學生、部分學生...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喚醒青年傳承非遺文化的使命擔當。日前,鎮江高專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星承”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聯合鎮江市金山實驗學校開展“品端午非遺魅力 助文化活態傳承”活動。小分隊全體成員、鎮江市金山實驗學校10名小學生、10名中學生、部分學生家長、馬院部分教師、食堂包粽子阿姨等人員參加了活動。
活動分為“同‘學’端午民俗”“集‘品’非遺技藝”“‘共’悟”文化傳承”三個環節。學民俗,金山實驗學校鄒老師從歷史淵源、節日民俗、傳說故事以及相關文學記載等方面,對中國端午節作了介紹。品非遺,“星承”小隊、金山實驗學校的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一起包粽子、畫鴨蛋、縫制艾草香包、編織五彩繩,體驗端午習俗。悟傳承,鎮江高專馬克思主義學院葛老師帶領大家深入品悟端午文化的內涵:屈原的忠貞品格和憂國憂民愛國氣節,給后世作出腳踏實地、愛崗敬業的示范;吃粽子、掛艾葉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合作團結劃龍舟,這些習俗展現出中華文化的和合之美。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無形的、不可重復的歷史遺產和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此次實踐活動依托鎮江高專“思政學堂”平臺開展,通過大中小、家校社聯動的思政實踐課,讓學生們學、做、思層層遞進感悟中華傳統文化非遺的魅力。校方表示,今后將繼續在社會大課堂中上好“大思政課”,在實踐中了解、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堅定文化自信,以自己的每一小步,喚醒更多人的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劉杭敏 張翼)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