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厚植愛國情感,堅定文化自信,5月7日上午,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部分師生黨員和青馬班成員共同走進南京城墻博物館,上了一堂“行走的思...
為增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提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厚植愛國情感,堅定文化自信,5月7日上午,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部分師生黨員和青馬班成員共同走進南京城墻博物館,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直觀感受城墻歷史文化遺產的魅力。
在城墻博物館內,講解志愿者帶領師生們從設計思想、筑城技術、軍事防御、遺產傳承等方面立體展示了南京城墻的歷史文化及遺產價值。在館內磚窯遺址場景復原、數字沙盤、多媒體展示等方式的呈現下,師生們認識到城墻不僅是“長江文化”地域文明標識和物質載體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對古代勞動人民敬業、務實、勤勞的美好品質和精湛技藝的工匠精神的美好詮釋。
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李駿以城磚為鮮活教材,為黨員及群眾講述了貫穿于南京城墻建設全程的責任意識和廉潔文化,闡述了“責任在心、奉獻在身”的精神文化,給師生們上了一堂“微黨課”。李駿強調,要永葆初心,常懷敬畏之心,樹立底線意識。師生們要在吸收、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成果的基礎上,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通過點滴的文化浸潤,營造出“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的校園環境。
活動中,學生黨員孫楠感嘆道,行走在博物館,仿佛徜徉在南京的歷史長河之中,特別是站在燒制滿墻的石磚下,用心感受這些石刻文物的時候,發現這里的每一塊石頭都會“說話”,仿佛依然能夠望見昔日堅韌不屈的民族精神,讓我們悠久的民族工藝和歷史文化再輝煌數百上千年,內心極為震撼。
據悉,南財外國語學院將用好歷史文化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沉浸式實踐教學活動,以點帶面,引導帶動廣大師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讓思政教育“走”起來,“活”起來,激發更多師生黨員、青馬班成員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獲。
通訊員 李超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王菲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