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南京師范大學迎來建校120周年華誕,當天下午,南京師范大學四方近現代教育文獻展在該校隨園校區華夏圖書館開幕。揚子晚報記者采訪獲悉,此次南師大文學院中文系1976級陸軍校友捐出了240件珍藏的...
9月10日,南京師范大學迎來建校120周年華誕,當天下午,南京師范大學四方近現代教育文獻展在該校隨園校區華夏圖書館開幕。揚子晚報記者采訪獲悉,此次南師大文學院中文系1976級陸軍校友捐出了240件珍藏的近現代教育文獻。
本次特展的文獻藏品在華夏圖書館二樓展出,記者注意到,這些文獻大多是原始的手稿、文書檔案,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與收藏價值,完整呈現了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程。
文獻展品涉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大、圣約翰大學等近代國立、私立與教會的名校;其形式有信札、手稿、日記、檔案等,涉及教育界的名家甚多,如蔡元培、李大釗、傅斯年、羅家倫等,學衡派的要角吳宓、柳詒徵、吳梅等,中國科學社的發起人任鴻雋、過探先等;其內容涉及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學者交游等各方面。
據悉,陸軍校友現為江蘇四方文化集團董事長,他一直致力于收藏各類文獻藏品,他花了近10年時間去尋找、收藏與母校南師大的校史密切相關的近現代教育文獻,并且希望能夠捐獻給母校。
“已經88歲的華夏圖書館本身就是學校校史文化的一部分,圖書館一樓還有吳貽芳校長的辦公室,二樓現在是我們捐贈的近現代教育文獻,這些就組成了一個校史‘博物館’。”陸軍說,他對文獻藏品能在華夏圖書館展出感到驚喜。這240件是他為了慶祝母校120歲生日而整理出的部分藏品,接下來他還會繼續捐贈。“我希望這次的捐贈是一次‘拋玉引玉’,一方面是能夠帶來學者對這些文獻進行研究,另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帶來更多有價值的文獻來豐富館藏。”
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古籍特藏部主任胡濱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批文獻是近代高等教育薪火相繼、言傳身教的歷史呈現,透過文獻,能真切地體認到近代高等教育的流風遺韻和卓越成就。“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些歷史文獻的展示,能夠把南師的文脈、精神不斷傳承。目前,學校計劃成立近現代教育文獻特藏館予以收藏展示,并與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學科開展合作,進一步發揮藏品的學術和科研價值。”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見習記者 顧茜敏
通訊員 徐翎
校對 李海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