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濱江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位于錫東新城高鐵商務區新韻路以東、錫東大道以西、京滬高鐵以南、錫山大道以北,建設用地約917畝,另外預留遠期用地200畝,項目按照近期在校生10000人,遠期15000人的辦學規模進行規劃建設,總建筑面積305500平方米,工程投資估算24.5億元。
好消息!
今天上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新校區
正式開工啦!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小敏宣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據悉,濱江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位于錫東新城高鐵商務區新韻路以東、錫東大道以西、京滬高鐵以南、錫山大道以北,建設用地約917畝,另外預留遠期用地200畝,項目按照近期在校生10000人,遠期15000人的辦學規模進行規劃建設,總建筑面積305500平方米,工程投資估算24.5億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項目建設工期為3年,分為兩期進行施工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積164600平方米,計劃于2018年7月建成使用;二期工程140900平方米,計劃于2019年9月建成使用。項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生態良好,將為濱江學院最終建成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應用型本科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市領導汪泉、徐一平、周敏煒、劉霞、陸志堅,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李廉水、校長蔣建清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市委副書記、市長汪泉代表無錫市委市政府對濱江學院新校區項目的如期開工表示熱烈祝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汪泉說,新校區建設項目的正式開工,是無錫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標志著南信大濱江學院新校區的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高校擔負著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對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城市能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南信大濱江學院新校區的開工建設,有利于優化我市科教資源配置,增強創新驅動能力,鞏固產業發展優勢,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城市發展的動力活動力。 他要求市各相關地區部門要全力做好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全面優化施工環境,努力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新校區的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確保工程順利進行,按期竣工。 各參建單位和廣大建設者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精心組織、科學管理、文明施工、安全生產,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好工程建設的各項任務,努力把新校區建設成質量一流的精品工程和樣板工程。
省教育廳副廳長王成斌在現場會上致辭。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他表示,濱江學院落戶無錫,主要任務就是要服務無錫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城市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多年來,無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重視支持高等教育事業,各項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無錫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功“聯姻”,將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學科、科研優勢與無錫的地域、產業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立足無錫,服務無錫,深度地開展產學研合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李廉水出席現場會。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他表示,將全力配合無錫做好濱江學院的各項建設工作,盡快跟無錫協商成立濱江學院建設的專家指導委員會,全盤地、超前地謀劃、定位,更好地指導濱江學院的建設。濱江學院應該建成一個“本科+”的高校,深度融入無錫的產業結構,應該更好地培養無錫的工匠精神,應該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以工科為主,文理兼顧,聚焦創新,引領發展,辦出一個無錫人民熱愛、無錫人民滿意的濱江學院。
現場會由副市長劉霞主持。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據了解,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的一所獨立學院,辦學水平評估位列全省前十。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000多人,設有大氣與遙感系、電子工程系、經濟與貿易系等9個系,37個本科專業,覆蓋理、工、管、文、經、法、藝七大學科門類。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市領導參觀考察施工項目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人力智力資源優勢和無錫市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深化校地合作,促進共同發展,2016年6月17日,無錫市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于正式簽署了《關于合作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的協議》,雙方以合作共建的方式,在無錫市建設濱江學院。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濱江學院整體搬遷至無錫辦學并通過教育部獨立學院評估后,將積極爭取在2024年底前轉設為以無錫市為辦學主體的獨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
濱江學院 新校區大事記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2016年6月17日,南信大濱江學院新校區簽約落戶錫東新城。 2016年10月10日,南信大濱江學院新校區建設項目立項。 2016年10月21日,最終確定中標單位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2016年11月28日,初步的校園整體規劃設計以及單體建筑設計方案出爐。 2016年12月19日,方案選定。 2017年3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