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廳于日前組織了2019年第二批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高職院校和專業的遴選工作。經各校申報、...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省教育廳于日前組織了2019年第二批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高職院校和專業的遴選工作。經各校申報、形式審核和網上公示,共確定試點院校80所、試點專業 357個,現予以公布(具體名單見下方圖表)——
此外,各高職院校還有一些有關事項要注意——
一、公布招生章程
各校要根據《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本校招生實際,全面客觀制定招生章程,其內容必須合法、真實、準確,表述規范。招生章程中須明確招生計劃、招生專業、報考條件、辦學層次、報名時間、現場確認時間地點、考試科目、考試時間地點、錄取規則、體檢要求、授課形式、教學總課時、學費標準、學籍管理、聯系電話以及其他須知等。各校依據章程開展招生工作,招生章程一經公布不得擅自更改。
二、組織考生報名
考生報名采用先在網上報名,然后到所報考高職院校進行現場確認的方式進行。
(一)網上報名。考生報名采用先在網上報名,然后到所報考高職院校進行現場確認的方式進行(學前教育專業除外)。網上報名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時間為即日起至10月14日前(每天8:00-20:00),報名網址為https://szbm.njcit.cn,考生使用手機號碼注冊,在填寫必要的個人信息后,可自主選擇一所院校報名,并且選擇該校的第一志愿專業和服從志愿專業各一個。鼓勵社會人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就近報考就讀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專業考生采用現場報名的方式,報名地點見下圖,報名時間為10月13-14日。考生報名審核通過后,由各設區市教育局出具符合報考條件的證明,該證明在現場確認時提交給招生院校。
(點擊圖片可放大查看)
(二)現場確認。由招生院校自行組織,時間安排為10月15-20日之間。學校現場確認時須重點審核報名人員的資格。網上報名及現場確認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三、考試、體檢和錄取工作
(一)組織考試。由招生院校自行組織,時間安排在10月31日前,考試形式為“綜合素質評價+職業適應性測試”,具體內容由招生院校自主決定。對取得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考生,報考相關專業可免予職業適應性測試。各校考試的具體要求須在招生章程中詳細說明。
(二)組織體檢。招生院校要主動對接當地招生考試部門,依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的要求,對擬錄取考生統一安排體檢,時間安排在11月10日前,體檢標準和收費按現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相關要求執行。
(三)招生錄取。招生院校按照考生考試成績、體檢結果等因素綜合評價,于11月20日前擇優確定錄取名單并予以公布。錄取考生的詳細信息,于11月30日前報省教育考試院備案。
為便于全國年底統計工作進展,各招生院校要安排本次面向社會人員招生錄取的新生于12月10日前到校報到,開展教學時間統一于2020年春季開始。
四、其他
經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同意,第二批面向社會人員招生的高職院校均可參與面向退役軍人招生培養工作,請各校與當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做好組織報名工作。各校要嚴肅招生紀律,不得有任何違規違法行為,不得招收今年已經被省內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一經查實,取消第二批社招資格。請各校高度重視面向社會人員招生工作,組織安排好各項事宜,高質量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高職院校面向全社會招生,史上還是第一次。那么哪些人可以報名參考呢?根據《江蘇省高等職業院校面向社會人員開展全日制學歷教育試行辦法》(蘇教職〔2019〕9號),具有本省戶籍或在蘇務工(需提供6個月以上勞動合同證明)、具有高中階段學歷或同等學力及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在職職工、退役軍人、進城務工人員及待業人員等未參加今年高考報名或分類招生考試報名的高中階段畢業生(或參加報名未被錄取)等群體都可以報名,選擇戶籍所在設區市或就業所在設區市的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
根據相關規定,招生院校將采用“綜合素質評價+職業適應性測試”的形式組織考試,根據考生考試成績,在規定的招生計劃數內擇優錄取。錄取后的考生實行彈性學制,在學校規定學習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成績合格,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由學校進行學歷電子注冊并頒發普通全日制專科畢業證書,實現了廣大社會人員在家門口上大學的夢想。
需要注意的是,報名成功的考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帶著身份證、工作證明、戶口簿以及其它證明材料,到報考院校進行現場確認和資格審核。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