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祝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今天上午南京市玄武區召開新名校建設暨教育集團發展媒體見面會9月10日上午,南京市玄武區召開新名校建設暨教育集團發展媒體見面會,宣布南京九中、南京十三中、北京東路小學、...
首先,祝所有老師
教師節快樂
今天上午
南京市玄武區召開
新名校建設暨教育集團發展媒體見面會
9月10日上午,南京市玄武區召開新名校建設暨教育集團發展媒體見面會,宣布南京九中、南京十三中、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長江路小學、成賢街小學、小營小學分別作為牽頭學校組建七個中小學教育集團,首批(即2018年-2022年)重點建設的新名校同時公布!
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局長陳發山說,玄武區委、區政府結合區情,先后制定實施《玄武區新名校發展計劃(2018 年-2022 年)》《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小學教育集團建設的指導意見》。
來看這些新名校
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副局長沈峰介紹,首批(即 2018 年-2022 年)重點建設的新名校,是根據區域已有教育資源的分布情況,在每個街道再建設 1 — 3 所義務教育新名校,以使全區優質教育資源區域分布更為合理,內涵發展更為凸顯,整體提升玄武教育在全省、全市的影響力,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新街口片區(街道):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
梅 園片區(街道):南京市小營小學、南京市成賢街小學
玄武門片區(街道):南京市中央路小學
玄武湖片區(街道):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仙鶴門分校
鎖 金片區(街道):南京市第十三中學鎖金分校
紅 山片區(街道):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紅山分校、南京市立賢小學
孝陵衛片區(街道):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南京農業大學實驗小學(原孝陵衛中心小學)、南京市弘光中學
新名校如何打造?1引進一批名特優教師
玄武區將重點實施“五大工程”:一是實施新名校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實施新名校骨干教師區域簽約培養計劃,每所新名校簽約人數不低于校內骨干教師的30%。實施名特優教師引進專項計劃,重點向新名校傾斜,集聚基礎教育領域拔尖人才,加速提升新名校名特優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實施新名校學科建設計劃,發揮區域內優質學科組的引領輻射作用,對新名校相應學科組進行專業化水平的整體提升。到 2022 年,新培養及引進省特級教師10名,省轄市骨干教師 20 名;培育 10 個市級優秀學科教研組,每所新名校新培育1-2個區級優秀學科教研組。實現省特級教師及省轄市骨干教師覆蓋50%新名校,區級以上骨干教師所有新名校學科全覆蓋;市級優秀學科教研組50%的新名校占比達20%—30%,區級優秀學科教研組所有新名校占比不低于30%。
2三年培育5名南京市名校長
實施新名校名校長專業化發展工程 。制定實施《玄武區中小學校校長專業化發展評估辦法》,強化對新名校校長的結果運用。到2022年,在新名校中培育5名南京市名校長。實施新名校教育內涵再提升工程 。實施新名校質量提升“一校一策”行動計劃,成立新名校教學質量提升專家指導委員會,整體規劃新名校質量提升的奮斗目標與實施方案。推進新名校管理專業化行動,實施區教育局班子成員責任區制度,組建新名校精細化管理指導工作組。完善區域質量監測與指導機制,加強對新名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與管理,研發學生個性化發展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要。
3實施新名校課改水平提升工程
推進新名校特色品牌建設。將新名校特色文化建設和課程品質提升作為打造學校品牌的核心策略,聘請專家組成“新名校發展智庫”,對每一所新名校進行逐一診斷,著力課程基地或特色文化項目建設,打造“名教師、名課程”,推動學校形成一校一品、各具特色、各顯風采的新名校文化架構。打造新名校智慧校園數字化課程環境,提升指向未來的課程實施水平。到2022年,所有新名校均建設為省或市智慧校園示范校。
實施新名校影響力提升工程積極推進多種形式合作、交流辦學。以國際知名學校為參照,以京、滬、粵、浙、蘇知名學校為標桿,發揮區內傳統名校和知名大學的品牌效應;通過建立國際友好校、品牌聯盟校、名校托管校、高校合作校等方式,推動新名校的內涵發展和社會形象與影響力的提升。到 2022 年,通過五項工程的實施,增強新名校對全區實施素質教育的引領和輻射作用,整體提升社會對新名校辦學質量和發展水平的知曉率、認可度及社會美譽度。
4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
玄武區將成立 “玄武區新名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新名校發展計劃的有效實施。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新名校名特優教師(校長)引進與培育、課程建設、內涵提升、教育宣傳等方面。對于新引進的國家 " 萬人計劃 " 教育領軍人才、省特級教師、省轄市名校長等高層次教育人才,提供 100 平米左右的人才公寓,免費居住5年。
對列入發展計劃的新名校,通過擴大辦學用地、抗震加固、改擴建等方式,建設功能設施完備的生態校園、人文校園。
七大名校領銜教育集團,有啥任務?
玄武區根據全區各中小學綜合發展水平、社會影響力以及集團建設需要,按照“統籌安排,全員覆蓋,規模相當”的組建原則,九中、十三中、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長江路小學、成賢街小學、小營小學分別作為牽頭學校組建 7 個中小學教育集團,每個教育集團由 5 — 6 所成員學校組成。
集團五大任務:
一是聚力辦學思想提煉。推動集團成員學校科學提煉符合時代要求和自身特點的鮮明辦學理念和學校文化,提煉集團和成員學校獨有的校訓校風,并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生活、管理活動過程之中,成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聚力教師隊伍建設。實施集團校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發展與班主任隊伍建設工作機制,著力提升教師學科素養、班主任工作能力等職業素養,穩步建構集團和成員學校“仁愛、博學、優雅、善思”的教師文化,成為學校發展的核心生產力。
三是聚力課程體系建設。推進集團成員學校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與實施,開發建設、實施具有學校特點、促進學生發展的校本課程體系,重點聚焦國家基礎性課程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以課程文化和質量文化凸顯學校的高品質發展。
四是聚力現代學校治理。構建現代學校制度,重點聚焦教師專業化成長、課程體系建設的制度設計與實施,推進現代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是聚力智慧教育實踐。推進集團成員學校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創新教與學的方式,重點聚焦現代技術廣泛應用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師生評價、教育科研等,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期待嗎?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直在努力!
謝謝老師們!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