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在南京高校界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低調的實力派但最近,南信大火火火了!南信大以“南京飯票大學”的名頭上了微博熱搜眾多網友都知道了這個動不動就喜歡給學生發飯票的學校參加講座發...
之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在南京高校界可以說是
默默無聞、低調的實力派
但最近,南信大火火火了!
南信大以“南京飯票大學”的名頭
上了微博熱搜
眾多網友都知道了這個
動不動就喜歡給學生發飯票的學校
參加講座發飯票
喜提雙一流建設高校發飯票
校慶發飯票……
不管遇到什么喜事就想著發飯票
不要也不行!
這幾年南信大一直都在走上坡路
學校每進步一點
南信大的學子們比誰都清楚
因為南信大每進步一點
都要!發!飯!票!慶!祝!
不光發飯票,還有游泳券
圖源@巖鳴楊子
南信大的飯票設計精美
像個紀念品,讓人舍不得用
不像有的高校的飯票
很容易就被揉碎了
圖源@米歇爾冬戀916
繼飯票火了之后
又以漫天遍地的大水螞蟻刷了屏
正式從“南京飯票大學”
變為“南京撲棱蛾子大學”
那些在路燈下盤旋成龍卷風狀的水蟻群
鋪在宿舍樓地板上薄薄一層的水蟻群
都在挑戰著學子們的承受能力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怕蟲子的請迅速滑過!
四哥醒提慎點!!!
滑動解鎖
讓四哥不得不吹爆的是
南信大的游泳館
當四哥在網上
看到這組照片的時候
簡直羨慕死南信大的童鞋們了
真是“別人家的學校”
南信大雖然頻繁上熱搜
但是其實這是一所在山里的學校
到南京市區最快得一個小時
如果在地鐵S8號線開通以前
南信大毫無疑問就是南京比較偏僻的大學
想要進城,則需要翻山越江
不為修來世
只為堵在大橋上時
與南大金陵學子苦哈哈抱團取暖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S8號線直通南信大
還用南信大命名了一站
瞬間翻身農奴把歌唱
圖源@江蘇校園事
因為身處龍王山北麓低洼地帶
每到南京暴雨來襲
南信大都用身體力行詮釋了
什么叫“大水沖了龍王廟”
與南理工共同撐起了南京校內觀海的奇景
哦對,還有河海
圖源@博洛夫斯基
兩千畝的大型高校
讓初進校園的學子們望而卻步
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長長街
造就了微信運動30000步的神話
在這里,談個戀愛都得翻山越嶺
談出異地戀的心酸苦楚
還好,有校車
南大金陵的學子
常年與南信大隔山相望
每每從側門進校都能看見
遠遠山巒間那顆又白又圓的夜明珠
默默羨慕道
“山那邊的南信大,看起來就很有錢”
那顆夜明珠是南信大多普勒雷達的氣象樓
的確是皇家的象征
圖源@大夢初醒猶欲眠
皇家的另一個象征是藕舫園的長望塔
以校長涂長望的名字命名
據說當年還有人跪在塔下求不掛科
每到夜晚據說還能發出五彩斑斕琉璃光
是獨屬于南信大er的土味浪漫
一到冬天,南信大真的是
讓所有南京學子都要羨慕了!!!
十一月份,學校就開始集中供暖
而且還是非強制性的!!
果然,是別人家的大學!
冬天與溫暖相伴的南信大人
其他學校的學子怕是要羨慕死啦
圖源@南京廣播網
當然,讓人羨慕的可不這一件事
南信大的食堂也是堪比咖啡廳
圖源@姚晨0805
中苑老食堂二樓居然有架子鼓
而且還有點歌機
分分鐘可以開演唱會的節奏
不行不行,四哥酸了
圖源@江蘇校園事
當然,除了食堂裝修非常棒
美食也很豐富多樣
東苑至西苑
近三千米的距離
有足足六個食堂
看來南信大的孩子是不愁吃了
圖源@江蘇校園事
為了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
體現自己尊重學生意見的胸懷
南信大開通了“一鍵通”
學生可以直接反映問題
老師也會及時答復
也就是這個功能
讓在南信大的生活變成了段子
圖源@南京美食
不管是西苑的鵝能不能吃
人才公寓食堂能不能釣魚
學校有多少棵紫葉李
可不可以幫助落單鴨子回家……
看似迷惑大家的問題
這些負責人都會一本正經地回復
真“以生為本”了
南信大真的挺神奇
你能一點一點感受到它在變好
2015年公布的數據中,南信大的地球科學學科進入了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
2017年,南信大的地球科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先后都進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
2018年自然指數中國內地高校(地球與環境科學)中,南信大的排名位列中國內地第3名!
雖然南信大目前
還在評定985、211的路上奮斗著
在這里讀書的學子好像也沾了南京人的性子
“多大事啊?
我龍王山皇家氣象學院的名號還在就行”
的確,是不是985、211并不影響
南信大在學科評估中拿了全國第一和A+
不影響南信大位于“雙一流”之列
在年復一年的努力下
南信大終于成為了“別人家的大學”
童鞋們,你最想對南信大說什么?
快來評論區留言和四哥分享一下吧~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