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青島平度市舊店鎮舊店小學教師 綦雨雨
最近,我閱讀了《在乎每一只鳥》這本書,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教育的本質與真諦,讓我深受觸動,也引發了我對教育工作的諸多思考。
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乎每一只鳥”,教育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就像護林人珍視每一只鳥一樣。在教育過程中,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天賦和成長背景,正如每一只鳥都有獨特的羽毛和飛翔姿態。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所有學生,而應發現并尊重他們的差異,給予每個學生平等的關愛與支持。
這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日常,在課堂上,我是否真正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的需求?是否因為某些學生成績優異或表現突出就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而忽視了那些性格內向、學習稍顯吃力的孩子?答案是令人慚愧的,有時候,我確實沒有做到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就像書中所說,哪怕是最不起眼的那只鳥,也有屬于它的天空,也渴望被關注。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無限的潛力,我們要做的,是用心去發現這些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飛翔方式”。
書中還強調了教育中的耐心與堅持。幫助學生成長并非一蹴而就,就像等待鳥兒學會飛翔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面對學生犯錯誤和相同錯誤反復出現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記得有一次,班上有個學生書寫“綠”時反復出錯,那一天的作業也沒有不認真完成。我起初很生氣,嚴厲地批評了他,可效果并不理想。讀了這本書后我意識到,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是不對的。每個學生的成長都有自己的節奏,我們要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用耐心和愛心去引導他們,相信他們終會在自己的節奏中取得進步。
《在乎每一只鳥》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教師,我們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在乎每一個學生的喜怒哀樂和每一次進步與挫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決心以書中的理念為指引,用更寬廣的胸懷、更敏銳的目光、更耐心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飛向屬于自己的廣闊天空。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