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廣大青年的出彩人生,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山東這片產業資源豐富的土地上,職業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文/片 記者 鞏悅悅 王凱 濟南報道
編者按:職業教育,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廣大青年的出彩人生,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山東這片產業資源豐富的土地上,職業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為地方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推出“職教先鋒”專欄,深度報道山東職業教育賦能地方產業發展的典型案例,為全國職業教育發展提供可借鑒的“山東經驗”。
13年前,莊寶石站在山東職業學院的實訓場里,第一次觸摸到從南京運回的地鐵列車。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對軌道交通充滿好奇的少年。如今,他已成長為寧波市軌道交通線網調度中心的“大腦”,指揮著整座城市的地下交通命脈。時光流轉,13年后,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范村車輛基地,孟彤陽也在沿著相似的軌跡前行。從初出茅廬的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工班長。
莊寶石和孟彤陽的故事,是山東職業學院8000名“地鐵尖兵”的縮影。這些專科起點的年輕人,憑借過硬技能,正在城市交通動脈中書寫傳奇。那么,培養出這群“地鐵尖兵”的地鐵訂單班究竟有何魅力?帶著這份好奇,記者走進山東職業學院進行揭秘。
山東職業學院地鐵訂單班的學生,早在入校前就已經被企業“預定”了。
就業模式的不同:入校即被“預定”
走進山東職業學院,首先感受到的是其地鐵訂單班與傳統高校就業模式的巨大差異。在傳統高校還遵循著“先培養后擇業”的模式時,山東職業學院地鐵訂單班的學生,早在入校前就已經被企業“預定”了。
2024年,青島地鐵與山東職業學院一次性簽約230人,這一消息在教育界和企業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石家莊等城市的地鐵公司,也持續追加訂單。該校城市軌道學院副院長于楊透露:“企業會提前三年與我們共同制定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緊密圍繞站務員、列車司機、檢修工等地鐵核心崗位的需求,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在山東職業學院價值三四千萬元的地鐵實訓車外,大二學生張金桐正全神貫注地模擬列車突發故障維修處理。他熟練地操作著設備,眼神中透露出專業與自信。“這里的設備與濟南地鐵2號線完全一致,我們在實訓中遇到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也可能遇到,所以每一次練習都很重要。”張金桐說道。
據該校黨委書記趙鳳文介紹,為了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學校投入了5億元打造教學設備和實訓基地,生均設備值達3.8萬元,超出國家標準8倍之多。學生們大二時就進入了“企業導師+校內教師”的雙師課堂,大三則直接到地鐵公司頂崗實習半年。在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既能學到扎實的理論知識,又能掌握實用的實踐技能。
不過,地鐵訂單班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雖然訂單班的學生通過率通常能達到95%左右,但仍有5%的學生因各種原因無法進入訂單企業。這些學生需要轉入普通班,通過校招等途徑尋找工作。同時,訂單班的學生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企業對人才的高標準要求,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絲毫不敢懈怠,時刻保持專注和努力。
于楊介紹,對于學生來說,進入訂單班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在學習過程中,他們需要嚴格按照企業標準要求自己,早早制定職業規劃,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就拿著裝來說,站務員、司機、檢修工等不同崗位有著不同的著裝要求,學生們從校園開始,就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習慣。從穿上工裝的那一刻起,他們就明白,自己已經踏上了成為專業 “地鐵人”的道路。
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范村車輛基地,畢業于山東職業學院地鐵訂單班的孟彤陽,從初出茅廬的檢修工一步步成長為工班長。
培養方式的顛覆:入校前就明確就業崗位
“地鐵訂單班的魅力首先體現在精準的人才培養模式上。”山東職業學院城市軌道學院副院長于楊介紹,與傳統大學生的培養模式不同,訂單班學生入校前就明確了就業崗位,實現了招生與招工無縫對接。
這種精準培養是如何實現的呢?原來,學校與地鐵企業緊密合作,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和用人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
以地鐵線路建設為例,一條線路的建設周期通常為4-8年,而人才培養需要3年,兩者的時間差正好形成了完美契合點。在項目開通運營前,企業會與學校確定用人需求,學校根據需求制定招生計劃,確定各專業招生人數,并與企業共同開發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和標準。
于楊介紹,學生入學后,企業會在學校組織面試選拔,通過選拔的學生便正式開啟訂單班的學習之旅。在三年的學習過程中,企業深度參與教學,定期到學校指導教學,還會將企業文化、企業精神等課程送到學校。到了最后一年,學生不僅要完成學業,還需參加企業組織的面試和筆試,只有通過驗收考試后才能正式入職。
“這種培養模式的成效顯著。”城市軌道學院副書記張偉說道。目前,學校已經為深圳、寧波、青島、濟南等21個城市的地鐵公司培養了8000多名運營人才。僅在濟南地鐵的運營一線,該校畢業生就占到了1/4。2024年,青島地鐵在學校投放了230個訂單,石家莊地鐵投放了95個訂單,京港地鐵也投放了60個訂單需求。逐年穩定增長的訂單需求,就是對這種培養模式成功的最好印證。
據張偉介紹,在這種培養模式下,學生們目標明確,學習更有動力。他們知道自己未來要從事什么工作,需要掌握哪些技能,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不斷提升自己。
在山東職業學院濟南地鐵二號線實訓基地,學生陳思媛正在模擬司機駕駛。
成長路徑的革新:高就業率背后的職業發展
山東職業學院的地鐵訂單班,就像一座人才搖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地鐵尖兵”。
去年,教育部公布的一組統計數據,讓山東職業學院在眾多高職院校中脫穎而出。2023年,在全國1600多所高職院校當中,山東職業學院在國有企業和世界500強企業中的就業率排名全國第21位,月收入排名位居全國高職院校第31位。
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處處都能看到山東職業學院畢業生的身影。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培訓管理崗趙毅、調度票務部奧體控制中心行車調度員趙子瑜、機電部供電一中心接觸網二工班長于海平、車輛部檢修一中心周月檢二工班長孟彤陽、客運部站務二中心七里堡中心站副站長蔣新月……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專業技能守護著城市的地下交通命脈。
地鐵訂單生在就業市場上就像搶手的“香餑餑”,被各大企業競相爭搶。“出口”暢帶來“入口”旺,山東職業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大幅提升,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踴躍報考。趙鳳文表示,根據統計,2024年新生省內錄取平均分高于本科資格線17.3分。全校共40個專業,其中有 32 個專業的最低錄取線在本科資格線以上。
“主人公的身份成為了我的標簽,學校和企業深度化合作、定制化人才培養對我提出更高要求,這也讓我的學習態度發生了改變。”城市軌道學院動車運維診斷工程師卓越工匠班大二學生張金桐說道。入校后被選入這個班級,診斷工程師的身份給他帶來了職場的真實感和緊迫感,讓他開始以動車運維診斷工程師的視角審視專業知識。
“一年之后我就要真正踏入工作崗位了,在企業一線,我們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在老師和企業導師的指導下,我相信自己會逐漸拓寬專業知識。”山東職業學院地鐵訂單班大二學生宋浩天滿懷期待地說,希望未來能在這個行業像金子一樣發光發熱,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