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推出《教師悅讀成長計劃》欄目,展現我省教師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書香浸潤中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良好風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即日起,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推出《教師悅讀成長計劃》欄目,展現我省教師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在書香浸潤中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良好風貌。該欄目向山東大中小學及幼兒園教師長期征稿,征稿郵箱為qlwbyddx@126.com,文章內容需結合自身教育故事,講述一本好書帶給自己的成長啟迪。好文將擇優在齊魯壹點客戶端《青年說》新聞專欄發布。
文/山東省沂南縣界湖街道中心幼兒園 趙麗
回想起當我第一次把《走近兒童 追隨兒童》這本書帶回家時,它只是隨意地被我放置在家中的書柜上。那時的我,自律與內驅力不足,只是走馬觀花地簡單翻閱了一下,并未深入探究其中的精髓。然而,借助寒假縣教科室組織的共讀一本書的契機,讓我重新拿起了它,也讓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就像及時雨一樣,把我近期心中的困惑一一解答。
再次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于自主開放游戲環境的探討。這一話題對于我們長期堅守在一線的老師們來說,真的特別實用。在幼兒園的教育實踐里,游戲環境絕不是簡單的空間布置和玩教具投放,它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重要場所。書中明確指出,創設游戲環境的核心在于以兒童為中心,滿足他們的興趣和發展需求。這一理念看似簡單,卻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反復嘗試、調整。
例如,書中提到要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來布置游戲區域,投放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在我們工作當中經常會發現,部分區域內投放的材料種類單一,孩子們玩了幾次就失去了興趣,并且怎樣根據孩子的需求投放適宜的材料是重點也是難點,讀了這本書后,讓我深刻認識到,只有認真去觀察孩子,真正走近孩子,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關注孩子們的需求,才能創設出他們喜愛并能充分調動積極性的游戲環境。
書中關于游戲環境創設需要遵循的原則,同樣也讓我受益匪淺。開放性原則讓孩子們能夠自由地選擇游戲內容和方式,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安全性原則則是保障孩子們能夠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盡情玩耍,這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豐富性原則為孩子們提供了多元的學習機會,滿足他們不同方面的發展需求。這些原則相互關聯,缺一不可,為我們創設游戲環境提供了清晰的指導。
從游戲環境到師幼互動,書中的內容層層遞進,邏輯性極強。師幼互動是幼兒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它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書中通過大量接地氣的描述和案例,讓我深刻認識到積極構建有效的師幼互動是何等的重要。
記得曾經有一次在區域活動時,一個小朋友用彩紙折出了一只不太規則的形狀,他有些小心翼翼地看著我。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只是簡單地安慰他幾句。但讀了這本書后,我會主動反思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表現?想起書中提到的要尊重孩子們的創意和努力,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于是,當我遇到相同的場景時,我會蹲下來,帶著好奇與欣賞的眼神,認真地看著孩子們的作品。這時我會發現,孩子們開心自豪的笑容就是我走近他們內心的直通車。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們作品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創作的過程和內心的想法。通過積極的師幼互動,我們能夠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表達欲。
再次重溫《走近兒童 追隨兒童》,讓我收獲頗豐,也讓我內心更加豐盈。它不僅讓我在專業知識和素養方面得到極大地提升,更讓我在教育理念和態度上有了深刻的轉變。我不再是那個隨意翻閱書籍、“得過且過”躺在自己舒適圈的老師,而是開始用心去觀察每一個孩子,用書中的理念和方法去指導和約束自己的教育行為。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就一定能夠更好、更快地走近兒童的內心,追隨他們的成長腳步,為他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