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需要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它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孩子長期不求甚解地應付作業,就很難起到這些作用。
許多時候,孩子的學習效果不好,可能是一些壞習慣在作怪!
1.學習無計劃
學習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該干什么,總是讓老師和家長在后面推著屁股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優秀的學生一般計劃性都很強,學年有學年的總目標,學期有學期的規劃,每周有每周的計劃,每日有每日的任務。
2.學習不定時
學習時間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學習時完全憑情緒,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學到深夜,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什么都干不下去。
知識是日積月累起來的,人不可能在極短時間內把大量的學習內容灌輸到大腦里去,饑一頓飽一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是事倍功半。
3.學習不定量
每天該完成的學習任務沒有完成,喜歡搞集中復習、臨考突擊。
要想較好地掌握知識,必須靠每日的知識積累,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靠集中復習、臨考突擊學到的知識,不但數量少,而且質量差,經不起嚴格的檢驗。
4.學習馬馬虎虎
上課時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抄寫中明明是“'b”可抄下來就變成了“d”,作業經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跡潦草、錯誤率高。
不少孩子都有馬虎的毛病,如果家長不加注意、不予重視,學習效果勢必會受影響。
5.學習時一心二用
上課時經常精神溜號,甚至做一些與學習毫不相干的事;自習課時常沉迷于空想,或者東翻西看,浪費時間;做作業或復習時,常做一些小動作,一邊聽歌一邊寫文章、算題,哪說話哪搭茬兒。
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成的基本學習習慣,一般人不可能同時高質量地做好兩項或兩項以上的事情,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6.不懂的東西也不問
過于害羞,雖然學習上有許多沒有搞懂的問題,但也不敢問老師;不懂裝懂,不會的東西從來也不向別人請教;學習心里沒數,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點,但又沒有完全掌握。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己、不斷完善知識的過程,圣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況且還在求學中的學生?家長要提醒和鼓勵孩子大膽主動提問。
7.有錯也不改
作業本發到手里,雖然上面有許多老師的訂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測驗題和考試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數便扔到一邊,從不認真分析原因、檢查和修改錯誤。
學習一個不斷補漏洞的過程。一門課程,你的知識漏洞越少,說明你學得越透徹,那些考試時出錯的地方往往是知識漏洞較大的地方。
8.課前不預習
很少主動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
預習歷來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課前沒有預習,聽課時對老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會大打折扣。
9.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課堂上思想開小差、易分神、小動作多、坐不住、愛說話,快到下課時就更聽不進去了,心思早已在課后的娛樂之中。
課堂45分鐘對孩子的學習至關重要,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指路人,如果課堂學習的重點、難點,孩子搞不明白,課下就可能得花幾倍的時間才能補上。
10.不復習就做作業
做作業前不看書,不看參考資料,不看筆記,也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學的內容,作業拿過來就做,做完了萬事大吉。
作業需要學生盡量獨立完成,它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如果孩子長期不求甚解地應付作業,就很難起到這些作用。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