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教材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背景就是2018年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增加了10篇。這意味著未來的語文教育,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今年秋季開學,就該初三生也該換上新的教材了。
新語文教材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背景就是2018年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增加了10篇。這意味著未來的語文教育,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有家長擔心,聽說有孩子小學語文成績挺好的,基本上是90分以上,可是為啥到了初中語文90分很少考上,只有80來分,甚至只有70多分。現在又增加了傳統文化的考查,豈不是更難。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說: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孩子會不會因為語文成績上不去變成潛在的差生呢?
高中老師也透露:高中語文差的學生,十有八九是初中語文就很差。學好初中語文,是件緊迫的事。
首先,我們看一下語文到初中學不好的原因。說真的,進入初中,語文成績可能會有落差,這個要有心理準備。
造成這個落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有這幾點:
孩子猶如一輛小車,讀小學,就像是在市區開車,不管你是奧迪還是奧拓(沒有貶褒,只是對比),大家都差不多。
可是初中呢,就像上高速了,車子想開到100碼以上,車子的好壞就很重要。
所以,如果你確信自己的車況良好,那根本不需要擔心,那怕暫時落后,也會趕超上去的。
如果車況比較差,那么這個落差就是真實水平的體現,就得好好把自己這輛車給保養調教好。
但是我們也會看到,明明這輛車子挺好的,為什么就開不起來呢?
這涉及到另一個問題,與車無關,與路有關,高速和市區畢竟不一樣。市區開60碼算快了,可是在高速60碼像話嗎?
同樣是語文,初中和小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特別是在考試,要求高了不少。
比如同樣一篇文章,在小學可視為佳作,在中學可能會被扣掉一些分數,因為初中老師已經以初中的要求對待。
比如現代文閱讀,同樣的答案,在小學可以不扣分,但是在初中,這樣答案可能就要扣掉一大半。因為評價系統發生巨大的改變,所以成績有落差也就很自然的事情。
這種情況,初中升高中的時候也會存在,比如初中英語,有些厲害的學生基本上接近滿分120分,可是到了高中能考80分已經算很不錯了。
還有一個原因,我覺得是初一語文過早介入中考要求。比如,在一些學習資料里,我們時常會在初一卷子里看到中考現代文閱讀。
即使是初一教師自己命題,也會習慣性用初中的命卷思維,滲透中考的命題精神,這個度如果稍微過了,就會導致,初一卷變成初一版的中考卷。
你想,剛剛從小學來的初一新生突然就要面臨中考的要求,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初一的期末考,大多學生會好一些,因為有些厲害的孩子已經適應,習慣了初中語文的考試方式。同時初一期末考往往是市里統一命卷,會相對顧及初一學生的特點,成績就會相對高一些。
所以,一旦發現初中的語文成績與自己的預期有較大落差時,家長與學生不要太緊張,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尋找背后的原因。
一旦發現初中的語文成績與自己的預期有較大落差時,家長與學生不要太緊張,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積極尋找背后的原因,幫助孩子認識語文、重視語文、學好語文。
我們知道,語文是學生學習時間最長的課程,但是也是隨著學段的增加而不斷被輕視的課程。在學生的認知中,到了初中,課程增加難度增大,不少學生把學習的重心轉向其他學科,語文被冷落。而且學生的感覺是,即使一段時間不怎么學,成績也是那樣。
但是語文又是見效最慢的學科,猛學一個月成績不見提高屬于正常,這就需要努力長期堅持。而最該堅持的是閱讀積累,閱讀和積累各有側重點;閱讀強調的是整體對語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而積累主要是為了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只要你堅持閱讀,用心讀好書,僅憑課外的這番功夫,學好語文的大門已向你打開。更重要的是,這也為你高中語文學習打下了“千秋基業”。
學語文也需要培養能力,最主要的是概括能力、分析文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讀了還需要思考,讀一篇文章,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有三個——寫了什么、怎么寫的、效果怎么樣。能回答了它們,才算是帶著思考的閱讀,是為高效閱讀。
語文并不是全靠感性思維,也不是一個背字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尤其在閱讀上,需要再一次提醒很多看書很多但就是成績徘徊不前的學生,養成思考總結的習慣非常重要。
現如今,學語文有兩怕,其中一個就是古詩文,而且一些學生是毫無興趣,導致水平極低,這嚴重影響語文成績,進而對整個學習的影響都很大。我們知道,隨著對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視,古詩文在語文考試中的比重和難度都會增加,這次高中新教材的編寫就體現了這一點。
請重視,初中是學好古詩文的重要時期,務必要高度重視。可以先解決興趣問題,課本選文相對比較嚴肅枯燥,但那不是古文的全貌,古文也有生動有趣的,比如《搜神記》《聊齋志異》,甚至《山海經》和《世說新語》。這些古典作品篇幅不長,可讀性強,如果能夠每天讀一篇,日積月累,效果非常好。
古詩詞方面,可以結合一些寫意唐詩宋詞的書籍,培養興趣,如安意如的作品。一句話,這方面要跳出課本,在課外進行廣泛涉獵,好書多多益善。
所有的學都是為了考,但又不能因果倒置,語文尤其如此。現實中,有讀了很多書,就是考不好的學生;也有不做閱讀積累,一味做題的學生。這兩種情況都不可取,應該中和,將兩者結合起來。
在做語文主觀題上,要養成從內容到形式的嚴謹,答案的規范性是第一位的。這方面可以參照標準答案,將自己的答案反復打磨,不失為不錯的提高方式。
相比于數理化,語文是很難找到痛點的學科,而且初高中接續性非常強。初中學不好,高中要趕上去很難,一個客觀原因是到了高中,其他科目的難度更大,迫不得已,只好擠占學語文的時間去學其他課程,語文就此一直弱下去。
現在我們來說說如何讓您的孩子取得語文學習的好成績,包括好分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有時間,和您的孩子一起練練字;
和您的孩子一起讀讀課文;
和您的孩子一起翻翻報紙雜志;
和您的孩子一起逛逛書店;
和您的孩子一起整理整理自己的書房;
和您的孩子收聽收聽《為您讀詩》之類;
和您的孩子一起看看《朗讀者》等節目;
給您的孩子寫寫信……
總之,讓語文走進你家的大門,讓詩意充盈你家的生活。
葉圣陶先生特別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他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
語文學習方面,您的孩子應當養成的習慣是:學習課文之前,自主預習,解決生難字詞,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習慣;課堂學習過程中,善于思考、善于傾聽、勇于發言、勤于筆記的習慣;作業批改、測驗考試后,錯題整理的習慣;平時閱讀,好詞好句、好章好節、好的寫法,積累運用的習慣;不忘習作,記錄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感悟和體驗的習慣……
因此,您孩子的默寫本、練習本、摘抄本、糾錯本、習作本,都是檢驗您孩子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請予關注。
從孩子語文學習的角度來說,最好的陪伴,就是共讀。
作家余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期就開始平庸,那么今后要擺脫平庸就十分困難。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給你。
因此,請您從和您孩子共讀開始,幫助您的孩子,盡早把閱讀當作一件人生大事,制訂一生的讀書計劃吧!讓您的孩子把閱讀的范圍延伸到他(她)的課本之外,學會“連滾帶爬”地讀書(新教材主編溫儒敏語)。
當然,我這里說的共讀并不一定是您和您的孩子都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才叫共讀。您的孩子在家里讀書的時候,您在您孩子身邊讀自己的書,這也是共讀。家里面讀書的氛圍一旦形成,您的孩子耳濡目染,便不會覺得讀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枯燥的事情,而會覺得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神圣的事情。
最后,請允許我通過您把我們振華中學著名校友、百歲老人楊絳的話轉述給您的孩子聽:
一位同學十分崇拜楊絳。高中快畢業的時候,他給楊絳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自己對他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一些人生困惑。楊絳回信了,淡黃色的豎排紅格信紙,毛筆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勵晚輩的句子外,楊絳的信里其實只寫了一句話,誠懇而不客氣:
“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希望您讓您的孩子以此為警醒,多多讀書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