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記錄下山東青年學生投身祖國建設和家鄉發展的生動實踐,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少年強”山東青少年成長平臺將特別發起“將青春寫在祖國大地”2024山東大學生暑期“三下鄉...
編者按:為記錄下山東青年學生投身祖國建設和家鄉發展的生動實踐,展現當代大學生風采,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少年強”山東青少年成長平臺將特別發起“將青春寫在祖國大地”2024山東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征集與展示活動。投稿可發送至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新聞專欄官方郵箱:qlwbyddx@126.com,郵件主題請注明“將青春寫在祖國大地+所在學校+姓名+身份/職務+聯系方式”。
文/山東師范大學 韓震霄
微風拂過海面,蟬鳴漾入心間,孩童的歡笑聲在耳邊回蕩,模糊了盛夏的炫目陽光。
7月15日,我們“藝耕童夢-美育涵心”藝術教育服務隊的12名學生赴日照市五蓮縣康復醫院,開展了為期15天的美育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音樂、美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為媒介,將藝術教育與兒童心靈成長緊密結合,通過藝術的滋養與啟迪,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點亮他們心中的夢想之光,用愛心鋪就一條通往孩子們心靈深處的道路。
為確保每位孩子都能在藝術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課程實施了創新選課制度,我們主張讓孩子們根據個人興趣與天賦,在音樂、舞蹈、美術三個科目中自由選擇兩科參與,不僅對每位孩子的獨特興趣與潛在天賦具有針對性,且極大地促進了課程內容的多樣化與創新性發展。
在音樂課程中,“樂課堂闖關”與“節奏大師”等趣味橫生的互動游戲,結合奧爾夫教學法的精髓,讓音階與節奏在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跳躍。“指尖魔法”的巧妙融合,使音樂與美術攜手共舞,讓孩子們在音樂律動中揮灑畫筆自由描繪內心世界。在舞蹈課程中,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針對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教,以命題演繹與自主模仿結合,讓孩子們在舞動中釋放天性,感受不同舞蹈風格帶來的獨特魅力。每一次旋轉、每一次跳躍,在表達中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美術課程中,以游戲化學習的方式引領孩子們探索色彩的奧秘,利用多樣化材料培養觀察力、激發想象力、提升創造力。美術課不僅是技巧的傳授,更是情感的交流與自我表達的畫卷。孩子們在作畫過程中自由發揮,不拘泥于形式與規則,讓每一筆、每一劃都成為他們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在教學的同時,我們還勇于打破傳統教學的桎梏,把消防知識巧妙融入到教學大綱中。通過與當地消防局的聯系,合作組織了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消防演練和知識學習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內容,更增強了安全意識與實踐能力,為他們的健康成長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在日照市康復醫院內設的兒童康復中心里,有一些被命運暫時“折翼”的小天使們,他們雖然在成長的道路上面臨著許多挑戰,但仍懷揣著對美的渴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我們積極參與到兒童的康復課程中,以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依托,化身為孩子們康復路上的燈塔,通過創新康復課程、美育康養等,融合美育、音育、體育于一體,旨在以藝術之名,滋養他們的心田,強健他們的體魄。
無論是通過藝術療法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還是通過簡單的肢體訓練促進他們的身體協調,我們都以無盡的耐心與滿腔的愛心,陪伴在每一個孩子的身邊,見證他們的每一次嘗試、每一次進步、每一次綻放。
與此同時,我們不僅在醫院內開展了悅動音樂、多彩美術、動感舞蹈課等特色美育課程,還將愛心延伸至康養中心,利用課余時間輪流前往康養社區陪伴因身體原因行動不便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將這份愛與關懷的溫暖傳遞到了康養中心的每一個角落,用實際行動點亮了失能、半失能老人們心中的希望之光。走進老人們的時間,我們仿佛穿越了歲月的長河,與老人們共同回憶那些關于家庭與親情的往昔歲月。
7月20日上午,我們在日照康復醫院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藝匯演。這場匯演,不僅是藝術與夢想的盛宴,更是心靈與希望的交響。孩子們與團隊老師們共同登臺并肩而立,以熾熱的歌聲唱響了成長的旋律,用悅動的舞蹈繪出了生命的色彩。此外,豐富多彩的繪畫展覽更是為這場匯演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景線,記錄了他們的學習成果與成長過程。
面對多變的教學環境和個性化的學生需求,我們團隊展現出了極高的適應性和創新能力,每晚的復盤分析總結,不僅是對當天教學成效的回顧,更是對教學方法與策略的不斷優化與升級。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模式,非但沒有消磨團隊的熱情,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動力與創造力。
為了進一步增強團隊的集體協作能力,教學之余我們會入山拉練,以此加深情感、培養默契。在這過程中,我們之間的情感紐帶更加牢固,如同并肩作戰的戰友,共同為孩子們的成長與發展貢獻力量。而我們團隊與學生、家長及醫院的緊密溝通,則是確保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關鍵。
此次活動以音樂、美術和舞蹈這三大藝術領域為基礎,體現了我們大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的扎實功底與不懈追求,更將藝術的無窮魅力與溫暖力量,精準地傳遞到了公益事業的最前沿。這是一次知識與愛心并重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對新課程、新美育、新康養模式的勇敢嘗試與積極實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鞏悅悅 編輯整理)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