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結束后,十八中的高三學子們還迎來一場特殊而溫馨的“告別儀式”。
6月10日下午5點,隨著地理科目考試結束,2023年北京高考正式落下帷幕。北京十八中考點大門緩緩拉開,考生們從考場走出來,每人從十八中老師們手中接過一支康乃馨,奔向人群中等候他們的家人和朋友們,和他們相擁、合影。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結束后,十八中的高三學子們還迎來一場特殊而溫馨的“告別儀式”。在學校的組織下,他們向父母、老師鞠躬表達感恩之情,隨后收到了來自學校和家長們的畢業(yè)禮物,留下人生中的難忘時刻,整個校園里彌漫著喜悅和溫馨。
考試結束后,有考生表演“空翻”表達內心激動之情。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考生暑期規(guī)劃明確,家長給出“大膽建議”
“歷盡千帆得所愿”“祝xx金榜題名!”高考還未結束時,考點外早早就聚集了等候考生的家長。他們大部分都準備了花束,還有年輕人在考點外拉起了紅色的創(chuàng)意橫幅、揮舞小旗,迎接即將走出考場的同學、朋友。
“剛開始考第一門的時候真的很緊張,后來才慢慢進入狀態(tài)……”一位走出考場的藝考生向新京報記者說道:“雖然之前經(jīng)歷過一些舞臺表演,但是一直擔心在文化課上會落后,因此非常珍惜學習文化課的時光,也很享受用知識豐富大腦的感覺。”
記者了解到,這位考生在年初的藝考校考階段,已經(jīng)拿到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藝術院校的校考合格證,自己心儀的專業(yè)是導演或者音樂劇。談及考后的假期規(guī)劃,她希望能為接下來大學階段的學習做一些“鋪墊”。“如果是學習音樂劇和導演,我想多看一些影片、話劇和音樂劇,多多熏陶自己,此前三年因為疫情也很少去線下親身體驗,這個假期可以彌補。”
另一位迎接考生的母親則對自己的兒子給出了更包容和大膽的建議:“希望他如果有暗戀的女孩子要去表白,也希望他能找到那個可以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人。”
北京十八中考點門口,等候的人群中有人準備了橫幅迎接考生。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學校為考生送上康乃馨、準備告別儀式
新京報記者在考點門口看到,幾位來自十八中的老師每人懷中抱著一大捧鮮花,遞給剛走出考場的考生們,在考點參加高考的500余名考生每人都可以領取。門口還有指示牌,貼有兩行醒目的大字:“取一支感恩之花,送陪伴成長的人!”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教育處主任佟萌介紹,這些花是學校高三年級家委會及家長們募捐送給學校的,學校希望把這份溫暖和感恩傳遞下去,于是把花送給了每一位考生,一方面鼓勵他們順利完成高考,送上對學子們的美好祝愿,另一方面也讓這支花給家長們一個驚喜,希望讓考生們懂得感恩那些陪伴他們成長的人。
每位走出考場的考生都可以領取一支康乃馨。受訪者供圖
在高中生涯的最后一天,來自十八中的高三畢業(yè)學子還收獲了另外一場驚喜。這一天,在學校的策劃組織下,考生們都收到了來自家長“我在南校區(qū)等你”的暗號。最后一科考試結束后,考生們來到南校區(qū)的小廣場上,家長、老師們已經(jīng)帶著禮物在這里等候。
迎接他們的是一場小小的“告別儀式”。高二年級學弟學妹志愿者們給每位考生送上一大束鮮花,隨后學子們來到各自的父母面前,在年級主任的引導下,向父母、老師鞠躬表達感恩之情,家長們把自己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孩子。接下來是擁抱、合影,充滿喜悅的對話,整個小廣場沸騰起來。
“曾經(jīng)不覺校園美,再來已是訪客人。祝愿你們翻過了人生中的一座‘山峰’,時光總是太匆匆,今天的幸福明天就會成為往事,而感恩才是永恒的……”這個時刻,佟萌還有太多話想跟孩子們說。“高考結束,最后一次在校園里,和家人、老師相聚,高中生涯得以圓滿,這是人生中的一種幸福,學校希望給學子們留下這個難忘的、有意義的、值得的紀念時刻。”佟萌說道。
十八中南校區(qū)校園里溫馨的“告別儀式”。新京報記者 馮琪 攝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wǎng)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fā)布,請聯(lián)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fā)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wǎng)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