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首都師范大學舉行“區域國別學跨學科建設與協同創新專題研討會”。
6月10日,在首都師范大學舉行的“區域國別學跨學科建設與協同創新專題研討會”上,該校“國別區域研究院”正式揭牌。
2022年9月,“區域國別學”作為交叉學科類一級學科被正式納入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首師大此次成立的研究院將建設好區域國別學學科,培養一批能夠為我國政府制定對外政策提供咨詢、能夠為我國企業開展國際合作提供有效信息、能夠為民間的相互往來提供必要服務、能夠深刻領悟“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而為我國文化不僅“走出去”而且“走進去”建柱搭橋的人才。
6月10日,首都師范大學在研討會上展示新成立的“國別區域研究院”標識。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國別區域研究院聚焦服務國家戰略
據介紹,此次成立的國別區域研究院是從事“區域國別學”教學與研究的實體性機構。首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孟繁華表示,在全黨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首師大舉辦此次研討會有著重要的意義。國別區域研究院是該校發揮世界史學科優勢,整合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特點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精準服務社會,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國家調整學科布局,力推學科創新的一個重點建設。
其表示,學校將用足、用好人才特區政策,激發國別區域研究院的創新活力,持續引領學校在區域國別學學科建設方面領先地位。展現主動服務國家對外開放大局、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的責任擔當。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在致辭時表示,圍繞國家重大需求辦學治校是大學的時代使命和擔當。當前,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國家急需大批會外語、通國別、精領域的區域國別人才,急需一批服務于治國理政、區域國別的高端智庫。首都師范大學國別區域研究院的成立,是進一步落實國家戰略決策部署,推動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迫切需要,是推動學校實現內涵特色差異化發展的戰略制度。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高度關注首師大這一研究院成立的原因。”李奕表示,2022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區域國別學”納入交叉學科的一級學科的目錄,對我國區域國別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希望學校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根本遵循,充分發揮首都的區位優勢,整合優勢學科和資源,打造高水平的交叉學科研究平臺,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國際理解力和文化傳播力的復合型的國別區域人才。
將培養一批服務國家對外政策的人才
研究院首席專家介紹了研究院的建設規劃和理念。研究院將建設好區域國別學學科,服務黨和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各國各區域文明交流共鑒、共享共贏大局,為這一需要會聚八方人才,祛魅關于世界各國各區域文明的西方話語霸權體系,提供客觀真實的世界各國各區域文明的知識譜系,培養大批具有正確國家觀、文明觀、價值觀的青年人才,“這是我國日益崛起為世界大國、擔當大國責任的必然之舉,我們推進區域國別學的理念、特色、路徑都建立在這一認識的基礎上。”
據介紹,該研究院設置巴爾干國別研究、巴爾干地區專題研究及巴爾干的多元文明共生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區域國別學”學科可授經濟學、法學、文學和歷史學學位。為何確定以巴爾干地區為研究重點?專家表示,強化巴爾干地區研究是落實國家關于加強和改進國別區域研究工作指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巴爾干地區歷史上是多元文明交會點,是文明互鑒共生研究的“典型案例”,是全球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巴爾干研究。”
人才培養方面,研究院力求在三五年時間,培養一批對巴爾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情、歷史與文化有透徹了解的人才。
據介紹,今后,國別區域研究院還將把巴爾干語言課納入校級選修課程、與國內外合作大學共享線上課程、聯合開展研究、加強師生互訪等工作,在跨學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中推進學科高質量發展。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