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2023年在京投放招生計劃出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京招生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
5月27日,記者在北京工業大學校園開放日活動現場了解到,今年,該校新成立的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將首年招生。該學院采用本碩博8年貫通培養計劃,以專業分流的形式進行招生。此外,北工大2023年在京投放招生計劃出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京招生人數較去年有所增加。
為方便考生及家長零距離了解北京工業大學,增進對學校管理、辦學特色、高招政策、專業設置及校園環境等情況的深入了解,搭建考生、家長與學校聯系的平臺,5月27日,北京工業大學以“愛北京、來工大”為主題,開展了本科招生探校系列活動。
學校禮堂內,北工大招辦負責人介紹新學院。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探訪實驗室、參觀校內博物館,家長、學生近距離了解北工大
5月27日清晨,盡管下著雨,也沒有阻止考生家長們的探校熱情。早8時30分在北工大平樂園校區南田徑運動場,各學院已擺好宣傳展位,等待家長前來咨詢。據現場家長介紹,因當下模擬考試成績也已出爐,家長們對孩子的成績和位次水平已經有初步預期,可以有針對性地了解專業。
本次校園開放日設置了主咨詢區、政策宣講區以及活動區,深度開放實驗室,讓考生和家長沉浸體驗校園氛圍。各學部(院)除了在主咨詢區布置展臺,所有專業的負責人親臨現場,與考生和家長面對面互動、答疑外,還在本學部(院)學科樓合計開放了40余個實驗室,全面展示教學風采和豐碩育人成果。因各學院開放活動涉及不同樓宇,學校特別設計了地圖,方便家長選擇,沿途路口也有學生志愿者進行引導。一位拿著地圖的家長表示,“孩子在北京市的綜合排名預計差不多五千上下,我去看看文科類專業。”
此外,來自優質生源基地校北京匯文中學、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分校的百余位師生,以及來自北京人大附中經開學校的家長團也在開放日當天進行了探校活動。中午11時許,北京匯文中學學生們參觀了北京工業大學微特電機科技博物館,美國的手搖發電機、我國自主研發的超聲電機、電動螺旋槳驅動的磁懸浮車 ……兩千件國內外生產的電動機和發電機呈現在學生們面前,這其中有千余件藏品是該校機電學院退休教授董天午的畢生收藏。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就開始收藏電機。2010年,他將這些藏品捐給學校建立了這一博物館,不同年代的電機訴說著人類科學的發展。
北工大當日開放了40余個實驗室,圖為中學生們在參觀微特電機科技博物館。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來這里參觀的是該校初三、高一、高二年級對科技感興趣的學生。“我父親大學所學專業與飛機發動機相關,他帶我參觀時,我感覺那些巨大的發動機、復雜的結構好像離我的生活很遠,今天看到了這么多小型的電機、小螺旋槳和小馬達,感覺到其實電機可以和我們的生活很近,很想去探究它的構造,回家一定要和我爸爸分享這次經歷。”北京匯文中學高一(6)班學生段蘆珊說道。而對高一(2)班學生蘇奕菲來說,此次高校探訪之旅讓她近距離體驗到了高校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對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經歷,我對人文學科感興趣,將來希望報考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蘇奕菲說道。
北工大今年在京投放招生計劃2365人,較去年增加224人
當日,北京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招生辦公室主任劉趙淼發布了2023年本科招生計劃,并權威解讀了本科招生特色錄取規則、招生專業設置等內容,詳細介紹了人才培養創新舉措以及志愿填報要點。
北工大作為市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同時進入國家“211工程”及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堅持“立足北京,服務北京,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辦學定位。現有本科招生專業60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32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14個;一流專業占總招生專業的73%,超過83%的大一學生將會進入到國家級或北京市級一流專業進行學習。
劉趙淼介紹,北工大2023年在京投放招生計劃2365人,較去年增加224人,依然是在京招生人數最多的211高校,繼續踐行解決“北京考生不出京便能上好大學”的使命和責任。
清晨的細雨中,家長們在各學院的展臺前咨詢。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招生亮點方面,北工大以科技硬實力為依托,主動融入和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推進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充分發揮樊恭烋榮譽學院和北京-都柏林國際學院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2023年北工大探索打造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本碩博貫通培養模式和“環境保護-低碳能源利用”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舉措,構建北工大特色人才培養新矩陣。
其中,新成立的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將打造成為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培養新模式試驗區。該學院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研究領域啟動本碩博8年貫通培養計劃,杰出學者和學科骨干教授擔任學業導師。土木類、材料類(實驗班)、能源動力類、交通運輸類(實驗班)、機械類、金融學等專業(類)的學生,有機會通過專業分流的方式進入該學院學習。
另一值得關注的亮點為,該校首年啟動“環境保護-低碳能源利用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培養“工+理”雙學士學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和環境科學專業理學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由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和國家一流學科“現代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科群建設、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的環境科學專業聯合培養,重點培養學生在環境保護和低碳能源利用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劉趙淼表示,北工大秉承跨學科、復合型、創新性的宗旨,培養適應我國能源與環境領域需求,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能夠從事低碳能源利用及環境保護領域科研、技術、設計、管理等工作的“工+理”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
北工大公布該校近三年在京分數線及錄取排名。 受訪者供圖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