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南京農業大學理學院組織離退休老同志與青年教師代表一行30余人,來到位于八卦洲街道的江蘇省棲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起參觀該校園藝學院的月季、百合、菊花等設施農業科研基地,共同探討基礎課...
農業高校如何把農業元素嵌入到數理化通識教育課之中,讓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在基礎理論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3月31日,南京農業大學理學院組織離退休老同志與青年教師代表一行30余人,來到位于八卦洲街道的江蘇省棲霞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一起參觀該校園藝學院的月季、百合、菊花等設施農業科研基地,共同探討基礎課程思政育人工作,聚焦農業科技創新基礎人才培養展開研討交流。
在實地體驗農業科研助力八卦洲鄉村產業振興成果后,老師們圍繞公共基礎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設計,分享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共探課程思政改革思路。
化學系陳榮順老師承擔了6門本科生的公共基礎課,在《有機化學》課程的講授中,他將思政案例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讓學生們清晰地認識到,學好化學與國家實現“雙碳”戰略目標之間的關系,自覺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之中。
數學系劉曉曼老師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中,特別注重強調基礎學科的重要性,一直探索思政教育、耕讀教育與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尤其涉及智慧農業知識時,她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新興技術與學校農業、生物、環境等優勢學科融合,講授如何利用數學工具推動解決農業科技創新“卡脖子”難題。
物理系王浩浩老師在講授《物理學》課程過程中,積極探索將物理學研究前沿與農業設施化機械化智能化有機結合,強化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活學活用能力,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有所啟發、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有著30余年從教經驗的蔣夕平老師說:“人和植物一樣,都需要汲取養分才能奮力生長。農業高校教師應當在新生進入大學學習階段的‘第一環’,積極思考將農業元素融入基礎課教學,從源頭做好學生價值觀引領,助力學生知農,進而才能愛農。”
長期從事教學督導的陳道文老師聽完三位青年教師課程分享后,深有感觸地說:“青年教師是高校的寶貴資源,是學科發展的未來,更是助推我國農業科技發展、建設農業強國的動力源泉。數理化教師要有甘當‘分母’的情懷,要甘當農業科技創新的‘分母’,在農業領域‘0-1’的突破和‘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破解上甘為人梯?!?/p>
87歲高齡的邢月華老師感慨地說:“數理化作為科學的基礎,在國家創新體系中起著關鍵的核心作用,但是,數理化學科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復雜性和抽象性,數理化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更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忍的意志毅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基礎課教學中特別強化培養學生科學家精神,磨礪學生甘坐冷板凳的品格?!?/p>
“新老教師共話課程思政,是學院聚焦‘數理化基礎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把‘育人先育師’作為出發點,不斷深化數理化公共基礎課教學改革的積極嘗試?!痹撔@韺W院黨委書記丁廣龍表示,后續還會通過組織開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的“黨建+教育教學”活動,讓更多教師參與課程思政研討,靜下心來潛心教書育人,共同匯聚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磅礴力量。
通訊員 杜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赟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