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濟南都市圈科學教育“百校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由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聯合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濱州五個地市教科院共同發起,旨在著力構建教育、科技與人才融合發展的協同平臺。科學教育“百校聯盟”的成立標志著區域基礎教育邁入科學教育協同創新發展的新階段。
為深入貫徹《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精神,聯盟以“聚勢賦能·全域共生·科創未來”為理念,推動科學教育資源互聯、師資共育、項目共研。濟南市教育局副局長李艷表示,聯盟將整合六地市教育優勢,構建“共建共享、共研共進”的科學教育新生態,打破地域與學段壁壘,讓優質課程、實驗室、專家資源惠及更多師生。
成立大會上,北京師范大學鄭婭峰教授作題為《數智技術驅動的中小學科學素養培養與評價實踐》的主旨報告,從學科素養的角度,深入介紹了科學教育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數智融合的創新路徑,強調了科學教育軟實力提升的重要性。六地市小初高各學段代表圍繞科學教育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資源共建機制展開深度交流,探討科學教育標準協同制定、區域教研常態開展的可行模式。活動現場還舉辦了“百校聯盟”科學教育成果展,集中展示科技實驗項目、課程案例、學生作品與教研活動成果,呈現各地市科學教育改革實踐的最新成效。
作為全國首批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和東西部協作組長單位,濟南市初步形成了以科學教育實驗區建設為引領,以2項國家級試點工作為驅動的科學教育工作格局,構建起具有濟南特色和優勢的大中小一體化科學教育貫通培養體系。濟南市教研院院長劉慶華表示,聯盟成立后,將以教研項目為引領,點燃成員校的研究熱情,探索和解決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充分發揮成員校在都市圈各地市教研聯動機制中的匯聚作用,建設高水平研究團隊,儲備高水平科學教育師資力量。通過舉辦課堂展示、科學競賽、實驗探索、學術論壇、工作坊等活動,孵化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創新性科學教育研究項目,擦亮區域教育的特色品牌,奮力打造大科學教育的“區域典范”和“示范樣板”,實現優質教育資源“一圈同城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