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延發朋友圈控訴丈夫梁老師家暴,萬萬沒想到遭人曝光后沖上了熱搜,然后梁老師便公開了一段自證清白的視頻自證。
何美延發朋友圈控訴丈夫梁老師家暴,萬萬沒想到遭人曝光后沖上了熱搜,然后梁老師便公開了一段自證清白的視頻自證。
家暴的流量
不過“打拳者”并不買賬,認為十幾秒的視頻說明不了任何問題,何美延一定是因為梁老師而備受折磨。按照這個邏輯去求證,梁老師若想證明自己沒有家暴,豈不是要24小時全程直播家庭生活嗎?
否則永遠會給“打拳者”留下質疑的空間,今天沒有家暴,那么昨天、上個禮拜、上個月……永無止境。這就是未審先判,預設立場認定男方存在家暴行為,直到找到所謂的證據為止。實事求是,夫妻之間出現爭吵、一定幅度的肢體沖突,在現實生活中屬于婚姻的常態。只要沒有過激的舉動,旁觀者不應該以自己的主觀立場介入,更不宜輕易指責其中任何一方,畢竟過日子的人是夫妻雙方,不需要旁觀者參與其中,除非是別有用心。
至于梁老師究竟有沒有家暴,民警已經上門調解了,并且正面回應男方不存在家暴行為。這個答案非常明確了,可“打拳者”依舊不依不饒,大概率是性別對立的流量太大了,所以死咬著不放,而且幾乎沒有成本可言,只要不斷質疑梁老師就可以了。
誰若誰有理
說到這里想起了山西大同的案子,不論4月16日的二審判決如何,事實上已然產生了負面的社會影響。譬如杭州也發生了一起類似的案件,同樣因為房產加名而出現了分歧,女方反手就報警了。經調查發現,兩人發生關系的房間為女方預定,從監控中也可以看到事前事后雙方皆是有說有笑,根本沒有任何強行發生關系的痕跡,最終女方不得不承認自己的誣告行為。
由此不難觀察到,當男女之間產生矛盾時,一部分女性就會利用“誰弱誰有理”的大眾潛意識認知,對男性的行為進行夸張式描述,乃至有罪的指控,繼而獲得道德和法律層面上的優勢。具體到何美延,其也承認自己在朋友圈中的言論有不實之處,從而導致梁老師被認定為“家暴男”。這個時候的梁老師就是豆腐掉進煤堆,根本就無法自證清白了,發個自證清白的視頻便是推卸責任,可要是保持沉默則等于默認了家暴行為。
結語
可能有人會說了,何美延或許是出于某種原因,不得已才在公眾面前維護梁老師。那么只能給何美延兩個建議,要么去看心理醫生,確定一下自己有沒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要么當再次遭受家暴時,默默承受就好了,不要發朋友圈或公布于眾了。面對家暴選擇包容的人,自己不能夠覺悟的話,誰伸出援手也無濟于事。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