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香港哈羅國際學校15歲的秦沐家與世界聯合學院東南亞分校17歲的江妍瑋以極具創新性的論文斬獲一等獎,將于5月代表中國出征意大利巴里全球總決賽。
近日,第33屆國際哲學奧林匹克(IPO2025)中國選拔賽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舉辦,來自全國的71名中學生齊聚一堂,用哲學論文展開無聲的“奧林匹克競技”。最終,香港哈羅國際學校15歲的秦沐家與世界聯合學院東南亞分校17歲的江妍瑋以極具創新性的論文斬獲一等獎,將于5月代表中國出征意大利巴里全球總決賽。
國際哲學奧林匹克(IPO)始于1993年,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是全球20歲以下哲學愛好者的頂級賽事。中國自2012年由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組隊參賽以來,成績斐然:2019年首次摘得銀牌,2024年更由來自上海的選手徐子楊實現了國際金牌“零的突破”。
秦沐家:在AI倫理中尋找哲學邊界
秦沐家的哲學啟蒙始于10歲,奈杰爾·沃伯頓的《哲學簡史》讓他第一次觸摸到思想的鋒芒?!暗芽柕摹宜脊饰以凇褚坏篱W電,瞬間劈開了我對世界的認知。”此后五年,他系統研讀康德著作,臥室墻上懸掛的康德畫像成為他“最沉默的導師”?!啊都兇饫硇耘小分嘘P于時空主觀性的論述,讓我意識到人類認知的局限——我們永遠無法跳出自身的思維框架去理解絕對真實?!?/p>
秦沐家書房一角,康德畫像是他“最沉默的導師”
備賽期間,秦沐家已在亞馬遜出版英文哲學專著《Fugue of Authenticity》(《本真的賦格》)。每日午后,他進行4小時限時寫作訓練,“哲學論證需要數學般的嚴密,但結論應如詩歌般開放”。其父秦峰向澎湃新聞透露,兒子從小學起練習盲打技能,最終在賽場上完成長達7頁、3300余字的論文。
秦沐家此次獲得首獎的論文《思考的邊界:論機器的可能與不可能》提出雙重論斷。首先,機器可思考:基于“信息抽象-綜合”模型,論證ChatGPT類AI具備思考能力。“思考并非人類特權,而是信息重組的過程?!彼蚬ぷ骺臻g理論與Eric Schwitzgebel的論文,指出當AI將數據轉化為新結論時,已實現“弱意義思考”。其二,機器無痛感:通過洛克“王子與鞋匠”思想實驗,揭示身體對自我認知的決定性作用?!巴踝蛹幢銚碛行车挠洃洠砸蛏眢w局限無法制鞋——疼痛的本質是具身化的意義錨定。”他結合Catriona Mackenzie《具身化代理,敘事自我》中的案例:一名女孩因被嘲諷“投擲像女孩”,將整個身份認知定義為“笨拙”,證明情感痛苦仍以身體經驗為介質?!爱擜I說出‘我痛’,不過是符號系統的條件反射。真正的痛覺需要血肉之軀作為意義的載體?!?/p>
秦沐家
這一論述不僅呼應現象學與具身認知理論,更直指AI倫理的核心困境:若機器能思考卻無痛感,人類該如何定義其權利與責任?此次大賽的評委評價:“在技術狂飆的時代,這份論文為‘何以為人’提供了哲學坐標系?!?/p>
江妍瑋:從疫情空虛到現象學突破
與秦沐家的理性鋒芒不同,江妍瑋的哲學之路始于感性的生命叩問。2020年小學六年級的疫情隔離期,她陷入存在主義危機:“每天盯著天花板,反復追問——如果生命注定虛無,努力的意義何在?”轉機出現在初三暑假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夏校。她突然頓悟:“原來那些折磨我的問題,正是人類精神的氧氣?!彼_始確信哲學可以為她提供一種探索生命問題的方法。薩特的《惡心》成為枕邊書——“我們痛苦,因為我們是自由的。”
本次參賽論文中,她以現象學重構維特根斯坦命題。“當現象學家說‘身體是心靈的鏡子’,維特根斯坦卻將思維簡化為符號游戲,這是對體驗的暴力切割。”她通過分析中風患者的身體感知變異,論證人類思維的具身性本質:“失去溫度感知的AI,就像失去雙手的鋼琴家——縱有樂譜,也無法奏響真實的樂章。”這一論述得到評委們的高度評價“將現象學引入AI倫理討論,為技術哲學開辟了新維度。”
江妍瑋
除了來自國際學校的學生外,也有非國際學校的學生來參賽并獲得好成績,比如來自鄭州七中的張博涵獲得三等獎。他告訴澎湃新聞,“河南的哲學氛圍實際并不突出,而我所在的中州哲學社幫助他找到了同行的哲學愛好者,并在我迷茫的時候提供了最需要的情緒支持?!彼墓适抡凵涑鲋袊軐W教育的另一種可能:在應試教育的縫隙中,哲學社成為少年們的精神飛地。
“推薦中學生們盡早學習哲學”
“有人認為中學生們不適合過早接觸到哲學,但我則不這么想。而是特別推薦中學生們盡早去學習哲學,不是去對哲學史的知識內容死記硬背,而是去學習哲學思維,學會獨立思考,掌握清楚理解事物的能力,獲得有條理講話做事的能力?!贝舜芜x拔賽主辦方代表,上海社科院哲學所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施璇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
本屆賽事出題老師和評委團堪稱中國哲學界的“明星陣容”: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西方哲學研究室副主任詹文杰研究員、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徐波教授、同濟大學哲學系系主任谷繼明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學所倫理學研究室主任趙琦研究員擔任本次比賽的出題老師。浙江大學哲學學院院長王俊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徐英瑾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蔡文菁教授、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副系主任陸凱華副教授、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馬哲研究室主任趙司空研究員、科哲研究室主任計海慶研究員組成評委團。
施璇告訴澎湃新聞:“這些論文展現出了選手們對古今中外哲學思想的純熟的把握能力、極強的外語寫作能力以及較為深厚的人文素養,可以說代表了國內中學生哲學的最高水平?!?/p>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黃凱鋒表示,舉辦國際哲學奧林匹克中國選拔賽,不僅僅是搭建一個哲學廣場,供參賽者們展開一場思想的奧林匹克競技,更重要的是建起一座文化橋梁,促進中西文明與文化的交流互鑒。
比賽合影
第33屆國際哲學奧林匹克中國選拔賽背后,傳遞出了一個響亮的信號:Z世代們不再將哲學束之高閣,而是視為解剖時代的柳葉刀。
附:第33屆國際哲學奧林匹克中國選拔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
秦沐家 香港哈羅國際學校
江妍瑋 世界聯合學院東南亞校區
二等獎
張 看 深圳華潤小徑灣貝賽思國際學校
張景涵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逸男 上海平和雙語學校
杜思含 上海民辦平和學校
三等獎
張倍寧 上海市民辦中芯學校
張重昊 上海諾美高級中學
華子浩 上海市民辦包玉剛實驗學校
嚴心怡 上海民辦平和學校
張博涵 鄭州市第七高級中學
王浩存 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
來源:本文內容搜集或轉自各大網絡平臺,并已注明來源、出處,如果轉載侵犯您的版權或非授權發布,請聯系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聲明:江蘇教育黃頁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權及插圖屬于原作者。
Copyright©2013-2025 ?JSedu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教育信息綜合發布查詢平臺保留所有權利
蘇公網安備32010402000125
蘇ICP備14051488號-3技術支持:南京博盛藍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思必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百度統計